廈忠璽悅安置房周邊教育、商業、文化、休閑、醫療等配套設施完善。圖/建發房產城投公司 提供
第一戶簽約的居民張銀發也是第一個前來拿鑰匙的。
由居民組成的鑼鼓隊自發到交房現場慶賀。
6月13日,湖里區下忠居民的安置房“廈忠璽悅”正式交房。
剛走進小區,居民陳瑞成稱贊道:“這房子看著真漂亮,都說不像安置房,跟商品房一樣,走到小區心情就很好。”他迫不及待地招呼親朋好友到自己的新房中參觀,眉眼里都是笑意。
而這,也是下忠社百姓共同的喜悅和感受。
回家的腳步更快了,幸福生活也更近了。廈忠璽悅安置房順利交房,是湖里區全力推進舊村改造的一個縮影。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湖里區持續刷新返遷群眾“回家”的速度,提質提速推進返遷安置,通過提前謀劃、靠前服務,全力以赴加快安置房建設進度,一批又一批質量優、環境美、配套齊的安置房陸續交付使用,成為老百姓的新家園,交出了一張充滿溫度和力度的民生答卷。
廈忠璽悅安置房為何讓人交口稱贊,我們從幾個側面進行解答。
緊擰指揮部“動力軸”
提速提質促返遷
“又好又快,沒想到安置房建得比商品房還快。”上午9點,鑼鼓隊隊長林保治帶著二十多名隊員自發地前來交房現場慶賀。“儀式感存在感幸福感滿滿,我們能感受到政府的用心和真心。”她說。
交房現場人頭攢動、花團錦簇,喜慶的紅毯延伸至新家,入眼皆是“歡迎回家”的暖心標語,居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湖里區用最好的地塊,建設高顏值高品位的安置房。”湖里區禾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莊偉這樣評價廈忠璽悅。他表示,禾山街道征拆指揮部高度重視,緊盯建設新家園目標,派出精英團隊,盡心盡力為下忠人民謀福利,用最短時間完成拆遷、建設和返遷工作。
在指揮部的帶領下,建發房產城投公司協同建管公司,為下忠的“征拆與代建”提供無縫銜接的服務,下忠舊村改造項目開展過程中一個“快”字貫穿其中——從項目征拆簽約到拆平,僅用200多天;從開工到建成,竭力壓縮工期,提前半年竣工,返遷選房工作僅用15天,提速提質為的是讓居民早日回家。
安居是社會民生之首,更是居民的期盼。“廈忠璽悅安置房是湖里區安置房建設的又一新成果,也是湖里區改善民生福祉,構建和諧社會,全力建設‘兩高兩化’中心城區的又一重要體現。”莊偉說道。
夯實舊改“連心橋”
量身打造安置房
從BRT市政務服務中心站東北方向望去,廈忠璽悅引人注目——立面線條挺拔,現代簡潔風格與其隔壁的商品房融為一體。因其外觀與建發中央灣區小區和建發五緣灣璽小區太像,居民洪阿姨第一次來的時候差點走錯了小區。
作為第一戶簽約的居民——張銀發也是第一個前來拿鑰匙的,他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從選完房后就在心中勾勒起自己新家的模樣,“小區的綠化很好,房子里還能觀湖看海,景觀采光很不錯,鑰匙一拿到我準備馬上開始裝修!”
“小區園林還設計了更多的公共休閑空間,精心打造老人活動、青年健身、兒童活動、交流空間等。”參加完交房儀式,居民陳女士在小區園林內來回漫步,體驗著每一個休閑設施。搭乘電梯下地下車庫,黃女士十分驚喜:“車位配備了很多充電樁,這個設計真的是想法超前,太細心了”。
為何下忠項目處處“戳”中了居民喜好?據了解,因需設計,尊重習俗是下忠安置房建設的一大特點,安置房的建設充分考慮了不同群體融合、社區有效管理、安置滿意度等問題。
嶺下社區黨委書記陳思潮說,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指揮部的用心。“下忠社不大,但指揮部卻拿出多種方案跟我們討論,他們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決心,讓大家備受感動。”陳思潮說,“廈忠璽悅,是我們的家園,也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在新家園里,我們將擁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更加便捷的交通條件以及更加完善的配套設施,讓幸福生活看得見摸得著。”
把好民生“方向盤”
拉動片區大發展
如今,車駛過枋湖路與云頂北路的交叉路口,可以直接到達灣悅城購物,小區的居民也更方便地搭乘BRT,過馬路便來到雙十中學(枋湖校區)。
“現在通的這條路,以前就是我家的位置,不過現在通了路,大家都方便了。”居民老張趕著來參加交房,從BRT市政務服務中心站下車,他走到安置房僅用了3分鐘。這周邊擁有6條BRT線路更有地鐵3號線,交通便捷。“拆遷前的承諾實現了,這里的確是最好的地塊。”
這里的教育、商業、文化、休閑、醫療等配套設施已經完善——核心1公里內分布雙十中學(枋湖校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雙十中學湖里分校等學校,更有辦公及大型商業體灣悅城、華潤萬家、五緣灣天虹、鐘宅鳳凰中心街區,步行可到五緣灣木棧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
“舊村改造就是幫我們解決問題,就是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居民洪阿姨說出廣大居民的心聲,對于如今的下忠片區,她感慨萬千,“住在新房里再也不用擔心刮臺風了,生活品質也提高了,我那兩間老房子拆值了。”
向臟亂差的舊村揮手告別,一個高品質現代化社區正在這里加速崛起。
項目名片
廈忠璽悅安置房
位于湖里東部五緣灣北片區,云頂北路以東、鐘宅西三路以西、枋湖路東段南北側。總用地面積約4公頃,總建筑面積約22.4萬平方米。分為自住型安置房和出租型安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