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廈市況低迷,據英媒引述地產代理指出,恒地旗下位于中環的The Henderson出租率僅60%,同區長實旗下長江中心二期亦因與潛在租戶的談判一拖再拖,截至3月時出租率只有約10%。
報道又指,恒地已確認項目出租率,但將進一步加強集團在港立足點及增加經常性收入來源; 惟長實則未有作出回應。
租金已較高位跌近40%
報道引述戴德梁行數據指出,香港甲級寫字樓租金較2019年高位跌近40%,數據亦顯示空置率達16%歷史新高。 該行更預計,未來5年有約670萬平方呎的新商廈樓面投入市場,為The Henderson總樓面面積的14倍。
資深代理:外資離港“需求非常薄弱”
目前市況低迷,新需求量頗少,中原(工商鋪)寫字樓部高級營業董事謝立生指出,有三個核心原因令商廈處于低迷情況,第一就是經濟問題; 第二就是商廈供應量; 第三就是由于經濟問題導致外國公司搬離香港,導致需求非常薄弱。
代理又指,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裝修費用問題,由于成本較高,動不動就需要過百萬元的裝修費用,一般而言企業都不會搬遷。 不過代理表示,有一類會搬遷的企業就是收縮規模的公司,例如由5,000呎搬3,000呎,通常都會選擇裝修新凈設備齊全的商廈遷入,但其實原有5,000呎的寫字樓都沒有人承租,即是由A點搬到B點租賃成交都沒有增加。
主要受累商業信心疲弱
另一方面,高力國際企業客戶服務主管顏慧萍表示,香港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尚未見底,主因經濟疲弱,許多國際企業正在裁員,而中資企業在預算有限下,租用甲廈亦未如以往般進取。
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主管馮慧詩則表示,與其他國際金融城市相比,在家工作文化并沒有直接導致香港商廈租金下跌,主要原因反而是商業信心疲弱。 此外,瑞銀數據顯示,香港核心商業區商廈租金仍然比新加坡濱海灣(Marina Bay)高約35%; 但瑞銀投資研究董事梁展嘉預測,住宅價格和辦公室租金都很難像過去一樣反彈。
事實上,長實主席李澤鉅今年3月曾提到,長江中心二期接近完工,預計其可強化集團的投資物業組合,帶來新的經常性租金收入及長期資本增值。 該項目前身為和記大廈,重建后樓高41層,總建筑面積達55萬方呎,擁270度維港海景,所有辦公樓層均可望維港景觀,設有185個車位,同時鄰近港鐵中環站、金鐘站及機場快線香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