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南京百水工業園地塊保障房一期項目 A 地塊成功摘得 2024 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保障房項目)。詹天佑獎作為我國土木工程行業科技創新的最高獎項,被譽為該領域的 “奧斯卡獎”,旨在推動土木工程行業的科技創新與進步。
百水保障房一期項目是南京市 “十三五” 規劃建設中首個開工的重點民生工程,已于 2023 年全面交付并投入使用。該項目由 “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蘇憲新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精心打造。在積累了南京上坊保障房、丁家莊二期保障房等重點工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團隊在百水片區進一步深化技術革新,為項目的高質量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負責人蘇憲新介紹,在建造過程中,團隊建立了智慧工地運行中心,創新性地將 BIM 施工模擬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相結合。通過 BIM 一體化設計技術、工廠生產技術和現場裝配技術的綜合應用,實現了進度、施工方案、質量、安全管理的數字化、精細化和可視化。基于這一先進技術的運用,建筑結構預制率達到 31%,建設周期相較傳統建設模式縮短了 2 個月,同時節約木材約 90%、水泥約 20%。不僅如此,傳統建筑模式中常見的框架澆筑后再進行內外墻粉刷等工序,在百水保障房片區 A 地塊被全新的裝配式剪力墻結構所取代。樓梯、陽臺等均采用現場拼裝方式,內外墻免去抹灰程序,這不僅有效避免了抹灰空鼓、開裂的通病,還使房屋使用面積增加了 2%。其外墻應用的復合夾心保溫外墻系統,更是集承重、圍護、裝飾、保溫、防水、防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徹底解決了外保溫易失火、易脫落等難題。此外,考慮到高層住宅的消防安全,每一戶的衛生間都按照消防臨時避難間進行設計,門窗采用防火門、耐火窗,一旦發生火災,居民可在避難間等待救援,門窗能在一個半小時內將煙和火隔絕在外。
該項目以 “綠色三星建筑” 為目標,積極應用了多達 27 項創新技術,包括建筑采光通風優化技術、太陽能及空氣能熱水系統、海綿城市、裝配化裝修等,形成了高品質的綠色建筑技術體系,讓 “智慧低碳” 理念深深扎根于項目之中。據測算,小區運營后每年節碳減排量約 636 噸,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南京百水工業園地塊保障房一期項目的成功,不僅為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也為全國的土木工程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充分展示了科技創新在改善民生、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