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20年的辦公樓成人才公寓
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
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見成效
沉寂多年的大樓重獲新生,成為沙坪壩區首個非住宅類保障性租賃住房。近日,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調研“三攻堅一盤活”工作情況,并召開2023年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座談會。據了解,這項閑置資產煥發活力的背后,是該區人大常委會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落實落地的生動實踐。
01
“沉睡”資產煥發新活力
“這個大樓我曉得,閑置多年,沒想到現在變得這么漂亮。”日前,走進沙坪壩區小龍坎街道小正街137號,受邀參加調研的區人大代表們紛紛議論起來。
小正街137號曾是沙坪壩區國土房管局辦公大樓,緊鄰三峽廣場和軌道交通一號線小龍坎站。2003年,區國土房管局搬走,5—11層就空了下來。而其回廊式設計很難用作商業,且樓房設施陳舊,改造難度大、成本高,無人愿意接手。這一空置,就是20年。
如今,在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下,大樓精心改造后成功盤活,以CCB建融家園·小龍坎人才公寓的身份重新亮相,成為我市中心城區體量最大的保租房項目。
建融住房(重慶)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樓共有住房305套,每套面積20平方米—120平方米不等,每月租金在600元—2300元之間。今年4月8日正式開業,目前入住率已達到30%。
當天,調研組一行還前往位于紅巖村大橋和石門大橋之間,沙濱路和嘉陵路交會處的重慶之門文旅城。
這里曾是一片廢棄建筑,因種種原因閑置了10余年。2021年,該地塊業主引進北京美途公司,攜手打造重慶之門文旅城。目前,該項目一期已建成,有8戶商家入駐。
強化國資全口徑監督
02
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9年起,每年專題調研并聽取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和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2022年,在全市率先聽取審議了國有資產盤活增效專項報告,監督推動全區國有資產盤活增效和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
去年底,全市吹響“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沖鋒號”,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向全體區人大代表發出監督“三攻堅一盤活”工作的邀請。據統計,通過“自愿報名,自主選擇”的模式,有86名代表報名參與調研、視察等監督活動。同時,邀請重慶大學、會計師事務所的專家,加入國資管理監督、預算審查監督專家委員會,提升監督實效。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