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一個包、安下一個家、共建一座城”,保障性租賃住房是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日前,余杭區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有了新進展,今年以來,累計籌集保租房項目14個,房源9100套,提前完成年度房源籌集任務目標。其中,荼錦公寓項目為今年新推出的保租房項目之一,目前已交付運營。
高質量供給
助力新青年安居
仁和街道臨港路49號的茶錦公寓是今年首個新增交付運營的保租房項目,也是我區首個交付運營的人才專項租賃住房項目,共有616套房源,其中346套已公開配租,面積在50-90平方米不等,戶型布局合理,室內設施齊全,拎包即可入住。公寓內還配備了干凈整潔的公共活動室和休息區,另外,健身房和羽毛球場也可供客人自由使用。
22歲的江西籍大學生小王畢業后選擇留在了余杭。經過仔細挑選后,最終選擇在茶錦公寓租一套52平方米的小戶型,屋內床、沙發、書桌、洗衣機、冰箱等家具家電俱全,月租金只要1200余元。“這里的水電視設施都非常齊全,下了班去公共活動室、休息區,看書、交友,或去健身房鍛煉一下,都是不錯的選擇。住在這里,性價比很高也很便捷,讓我真切體會到安居余杭的幸福感。”小王說。
“新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對租賃住房有著旺盛的需求,同時對居住品質也有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茶錦公寓在完善硬件配套設施的同時,還致力于為租戶提供優質、精細的管家服務。公寓運營管家王超介紹說,“我們提供的是7×24管家服務,任何需要我們都能及時響應,及時解決。我們希望通過優質的服務、完善的硬件設施設備、超高的性價比,為更多來余杭打拼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好的住宿環境,從而讓他們愛上余杭、留在余杭,為余杭的發展不懈奮斗。”
聚集需求 保持增量
確保品質 有序推進
荼錦公寓是余杭區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藍圖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區住建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以及省市區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工作要求,始終聚焦人才安居需求,積極構建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按照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在做好城鎮低保、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的同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截至目前,我區共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1萬套(間),其中今年新增供應房源9100套(間),提前完成本年度籌集任務。區住建局正不斷用速度、力量、溫度提升新市民、青年人的歸屬感。
發展保租房,房源籌集是關鍵。區住建局聯動兄弟部門和相關鎮街,積極探索快速增加房源供給的路徑方法,在供應租賃住房用地新建、非居住類房屋改建、存量安置房轉化、商品房住房配建等方面不斷走出“余杭路徑”。
新建一批,在需求集中區域,新供應租賃用地建設保租房。鼓勵利用閑置用地、城中村產業用地新建保租房。茶錦公寓作為全區首個新建保租房項目,一經啟動便陸續迎來租客入住,全新舒適的居住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還得到了租客的一致好評與認可。
改建一批。鼓勵將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廠房等非住宅房屋,改建為保租房。余杭街道將泰棲大廈3幢閑置的商業辦公樓房改建為677套(間)保租房,高標準打造成“拎包即可入住”的人才公寓,為周邊的之江實驗室人才提供更優質的住房保障,也為大廈產權單位帶來經濟收入,有效實現“雙贏”。
轉化一批。將部分存量安置房轉化為保租房,推動存量安置房租賃項目規范化、規模化、品質化。已落地的倉前永樂,推出的1500余間房源,目前出租率保持在90%以上。謝村安置房項目預計推出房源約1200間,計劃今年投入運營。另外,良渚杜甫區塊項目正積極謀劃中。
配建一批。探索盤活閑置商品房用于補充保障性租賃住房。比如位于閑林街道良睦社區的綠城和廬自持公寓,地理位置優越,房源分布均勻,小區環境優美,深受新市民、青年人歡迎,出租率常年在90%以上。
真心謀福祉 全力解民憂
一個個保租房項目的有序落地不僅是對城市功能的一次次重要提升,更是對“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美好愿景的生動實踐。作為城市建設的行業主管部門,區住建局始終在民生保障領域精耕細作。未來,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為余杭市民打造更多優質的居住空間,持續擦亮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幸福安居”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