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首次提出了“推動消化存量商品住房”。
重大信號釋放之下,勢必將引領新的發展方向。如今,伴隨國家隊下場收房,“去存量”真的開始了!!
7月2日,一名網友在問政四川平臺咨詢武侯區某項目的情況時,成都武侯資本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答復:
為積極響應國家近期出臺的“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賃”的相關政策,我司根據項目實際銷售情況,將剩余未售房源統一出售給相關企業用作保性障住房。
同時,官方也明確回應:
①在收購前,已經對所有已購房業主進行聯系,告知此事宜;
②若愿意退房的業主可在售樓部辦理相關退房手續。
這是成都首個“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案例。
在更早期,成都已經有過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這就是大名鼎鼎的ICC天峻。
作為攀成鋼為數不多的小戶型、現房,ICC天峻一直是主城黨們關注的“白月光”,然而項目遲遲不開。
直到2021年12月24日,錦江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發布一則公告,公告稱,位于錦江區攀成鋼板塊的ICC天峻原1132套住宅將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出租運營。
2023年,“有編制”的ICC天峻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正式入市,租金價格為41.652元/平方米•月,相當于該街道的市場平均租金水平的90%。
一經推出也快速被購房者鎖定。畢竟地段好、配套全、價格香的房源可遇不可求。
無論是配售型或是租賃型,“保障性住房”或許就是“去存量”的一條關鍵之路。
畢竟兩者都面臨“較大壓力”。
我們以成都為例,根據2024年最新供應計劃,今年成都市計劃開工建設50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5萬套(間)!
2024年6月,成都已經公布了7個項目的招標計劃,合計約6386套房源。同時,多個項目官宣開始建設。
5月,成華區同仁社區8、10、12組、高洪社區9組保障性住房項目在成都市成華區舉行開工儀式。
6月,金牛區、錦江區、龍泉驛區超千套保障性住房投入建設。
盡管目前多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已經開工建設,無論是開工建設的周期,或是新籌集房源的缺口,都讓保障性住房推進面臨壓力。
另一方面,2024年4月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布了成都市存量住宅用地信息。
目前成都14個中心城區累計存量住宅項目共624個,存量住宅用地總面積約2668公頃,已動工項目中未銷售房屋的土地面積共計約750公頃。
一方面大量缺房,一方面還有大量“存貨”,兩者相互結合也就更加合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樓盤都可能“被收購”。
那么“收購”有什么條件?目前已經有城市出臺明細和規定:
5月27日,昆明市發布一則公告,明確將由市、縣兩級國有企業作為收購主體,以合理價格(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價格為參考上限)在相應行政區域內征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并明確了收購要求:
1、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項目,要已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明
2、房源單套建筑面積在120平方米及以下;房源權屬清晰可交易
3、房源所屬項目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滿足一定車位配比
4、優先選取整棟或整單元未售、可實現封閉管理的樓棟項目
5、房源權屬清晰且可交易
我們來看關鍵信息:
①未出售的現房;
②非整盤、最小可按棟或單元收購
第一點很明顯,直接導向目前的“存量商品住房”,第二點按棟或單元也讓實操更靈活、有利于防范風險。
目前已經有江門、惠州、柳州等多個城市跟進,對房源要求也幾乎一致。
從今年年初,國家一直強調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再到如今國企下場收編,“以購代建”的鋪開,新模式的到來或許會比預期更快......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