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發布了放松部分地區樓市限購的通知,但有業界人士認為這些政策對去庫存和提升二手房成交量收效不大。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5月6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的通知》,總體來看,通知從四個方面放松了樓市的調控政策,放寬了部分購房人士的購房條件。
通知表示在深圳沒有戶口的居民家庭及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可以在非中心區域限購1套住房,在規定區域內購房將在深圳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時間從3年降至1年;有兩個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深圳本市戶籍家庭可以在規定區域內再購買1套住房,在此之前,有深圳戶口的家庭在深圳最多可購兩套住房,該政策之后,有深圳戶口的多孩家庭在該市最多可以購買3套商品住宅;調整企事業單位購買商品住房政策,設立年限滿1年、在深圳市累計繳納稅款金額達100萬元、員工人數10名及以上條件的企事業單位也可以買商品住房;鼓勵相關房地產中介機構開展商品住房“收舊換新”和“以舊換新”工作。
有“逾10年地產營銷、選房、購房經驗”的房產領域創作者“懂樓姐”5月6日對此評論稱:“深圳樓市松綁的小作文終于來了。和之前網傳版本大不一樣。但,我覺得有一種‘逗你玩’的感覺,一個字,太不給力了。”
“懂樓姐”認為政策主要還是圍繞增加有限的購買人群去購買有限的非核心區域,但在房地產大環境低迷的大環境下有多少人有興趣掏錢去買非核心區域的住房。
其次,該政策對減輕買賣雙方稅費負擔,增值稅五改三年只字未提。不利于盤活二手房,松綁真正購買力。
“懂樓姐”說:“但畢竟,減稅免稅,是要從地主家把收益讓出來的。當地主家也沒余糧的時候,地主到底選擇讓更多的農民來更低交租,還是舍得讓現有的農戶少交租度過年關?每個地主選擇都是不一樣的。”
網民對此評論說:“這政策,好像深圳的房子現在供不應求似的。”“都在找人接盤。”
雖然各地方政府不斷推出刺激樓市的政策,希望刺激民眾買房以帶動房地產復蘇。但是經濟下滑,人們收入減少,導致民眾消費降級,導致房地產成交量下滑,新房庫存持續保持在高位。
據CRIC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末,重點監測的30個城市中超八成以上城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過18個月警戒線,長春、珠海、東莞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均超過4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