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危機四伏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不僅在國內留下了大量爛尾樓,在海外的項目也受到影響。碧桂園在馬來西亞大型的人工島“森林城市”項目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出的,但該項目已受到碧桂園債務危機的影響,已經變成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城”。
去年10月,碧桂園對110億美元的離岸債務違約,目前正面臨遭清盤的威脅。今年2月,債權人永恒信貸(Ever Credit Limited)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了針對碧桂園的清盤呈請。法院將清盤聽證會推遲到7月底舉行。內外交困之際,碧桂園的海外項目倍受關注。
外媒報導,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的大型開發項目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由中國開發商碧桂園承建。這個名為“森林城市”(Forest City)的人工島項目耗資1000億美元。一些中國人花大價錢購買了寬敞的獨棟度假別墅,價格超過200萬美元。
在一個巨大的圓頂銷售設施里,陳列著房產模型、一個為潛在客戶的孩子提供服務的日托中心、一個餐廳和一個銷售煙酒的免稅店。
在全盛時期,該設施雇用了100名銷售人員,負責接待成群結隊的中國客戶。一種常見的銷售策略是告訴潛在買家,所有房產很快就會售罄。
盡管碧桂園在馬來西亞開展業務,但對大多數馬來西亞人來說,它就像是另一個世界一樣。購屋者主要是中國大陸和香港人,還有少數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
大約六年過去了,“森林城市”的開發陷入停滯,碧桂園發現自己負債累累。報導說,建造四個人工島然后是整個大都市的項目,只完成了約30%,甚至連大城市必備的大型超市都沒有。
那個圓頂設施也失去了往日的熱鬧,很少有潛在顧客駐足。當初的100名銷售人員已減少至最多一名代表。日托中心沒有了孩子,大型餐廳也關門了。
“我不否認‘森林城市’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鬼城。”當地的一個房地產開發商說。
碧桂園的計劃是建設一個生態友好型大都市,使“森林城市”最終成為近百萬人的家園。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去年12月的一篇文章中說,八年過去了,荒涼的“森林城市”提醒人們:不需要身在中國,也能感受到中國房地產危機的影響。
文章說,實際上,“森林城市”與世隔絕的位置——建在填海而成的島嶼上,遠離最近的大城市柔佛州新山市——讓潛在的租戶望而卻步,并在當地贏得了“鬼城”的綽號。
“老實說,這里讓人毛骨悚然。”Nazmi Hanafiah告訴BBC。他在一年前搬到了“森林城市”,在一座俯瞰大海的塔樓里租了一套一居室的公寓。六個月后,他受夠了,“設法逃離了這個地方”。
“(待在)這里很孤獨,只有你和你的思想。”他說。
“森林城市”房產的價值,無論是二手房還是從未售出的“新”庫存,都大幅下跌。當地的業內人士表示,兩居室住宅單元的平均價格已下降30%至近40%,這對于購買這些住宅的投資者來說是難以承受的數字。
當地人表示,“森林城市”的開發也受到馬來西亞的影響。事實上,Mahathir Mohamad在幾年前重新掌權擔任馬來西亞首相后,該項目實際上被暫時停止,以研究它是否會為馬來西亞人民帶來好處。
報導說,夜幕降臨時,“森林城市”變得漆黑一片。高聳入云的巨型公寓樓里有數百間公寓,但亮著燈的不超過六盞。很難相信這里真的有人居住。
Joanne Kaur是BBC記者在那里遇到的為數不多的居民之一,她說:“這個地方陰森森的。即使在白天,當你走出家門,走廊也是漆黑一片。”
她和丈夫住在其中一座塔樓的第28層,整層樓只有他們兩個人。他們是租房者,并計劃盡快離開。
她說:“我為那些真正在這里投資買房的人感到遺憾。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森林城市’,你看到的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它呈現的應該是向人們承諾的項目,但事實并非如此。”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