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市表現疲弱,斷供情況增加令銀主盤數量上升。 不過,美國聯儲局落實減息0.5厘,港銀亦跟減息0.25厘,料業主供樓負擔壓力減輕。 美聯物業預期,隨著美國踏入減息周期,本港按息料將進一步回落,業主供樓支出減輕,可改善斷供情況,舒緩銀主盤上升壓力。
銀主盤數量創近16年新高 惟不足高峰期時十分之一
據美聯統計指,最新第三季(截至9月10日)連同住宅及非住宅銀主盤總存量錄356個,較第二季340個上升約4.7%,并創自2008年后近16年新高。 不過,情況若與2003年第二季4225個高峰期相比,目前銀主盤數量只有當年8.4%,亦較起2002年第一季至今年第二季平均每季約626個亦低約43%。
銀主盤住宅占逾8成
若將銀主盤積存量按住宅及非住宅劃分,當中住宅占295個占約82.9%,而余下61個非住宅銀主盤占約17.1%。 單以住宅物業計算,放售價以逾200萬至500萬元為主,數目由次季130個升至第三季最新139個,按季增加9個升約6.9%。
叫價逾兩球至五球住宅銀主盤最多
至于放售價2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銀主盤,亦由第二季25個升至最新28個,按季增加3個,正因第二季「基數」低,令第三季出現約12%的升幅。
至于放售價逾500萬至1000萬元的住宅銀主盤,最新錄77個,按季減少約6.1%; 逾2000萬元錄29個,按季亦減少12.1%; 余下的逾1000萬至2000萬元則維持22個。
住宅銀主盤新界區占最多 較次季升逾14%
另外,若將295個住宅銀主盤按三區劃分,當中新界區占最多,錄151個,較第二季上升約14.4%,成為本季銀主盤上升的主要來源。
不過,港島區(包括愉景灣)則最新錄65個,較次季減少約13.3%,而九龍區(包括將軍澳及西貢)最新錄79個,按季亦減少約7.1%。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