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宜賓市敘州區人民政府官方昨日喜訊,宜賓的地標建筑——宜賓中心項目已完成塔冠幕墻合龍,外立面的玻璃幕墻基本鋪設完成,這座以“風帆”形態為理念的地標建筑在288米高空之上揚帆起航,高樓的整體形象基本呈現。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宜賓中心項目位于三江交匯的核心位置,總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未來,這里將成為一個文旅、金融、商業、辦公交相輝映的商務中心,宜賓的新城市地標。
宜賓中心項目由1號塔樓、2號塔樓及裙房三部分組成,其中1號塔作為川南的巔峰之作,建筑57層,總高度288米,建成后為“川南第一高樓”,與周邊建筑共同編織成一幅錯落有致的沿江城市天際線。
該項目集辦公、商業、酒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與對岸的白塔、背面的黑塔以及岷江上游的舊州塔,共同繪就宜賓嶄新的城市景觀。設計理念汲取金沙江沿岸山體的層巒疊嶂之美,在塔樓表面勾勒出三層如同山體剪影般的形體秩序。同時,以當地文興石海盛產的奇石表面橫向紋理為靈感,整個項目表面采用橫向線條進行布局,形成獨特的韻律感,與地域文化交相輝映。
1號樓依山巒之形,以三重層疊的體型為基石,平面布置以一個50x50的矩形進行變形和45°的旋轉,使沿江的塔樓形態更顯靈動,最大化地展現出臨江的壯麗景色。2號樓則采用相對簡潔的兩層疊體型,與1號樓相互呼應。裙房與兩座塔樓分居東西,中間形成了連接濱江路的紐帶。
項目場地北低南高,南北高差逾5米。為充分利用地勢,1號樓的酒店和辦公入口分別設于塔樓的東西兩側,北側平緩的地勢為酒店入口車行流線提供了便利。裙房商業則順應地勢的自然起伏,自北向南層層抬高,減少了土方開挖;南側最高處設置了2號樓的辦公車行入口及商業車行入口。
利用地勢高差,將非機動車庫置于南側場地下部,北側可平層進入,同時也為地下室帶來了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提升了車庫的內部環境品質。東側場地的開口進入平進地下車庫入口,滿足了后勤和酒店員工的使用需求。
為營造更為優越的場地體量關系,1號塔樓經過精心的45度旋轉設計,使得每一間客房都能盡享江景之美。酒店客房區更是獲得了西北方向正對三角口的絕佳朝向。
相較于平行布置形體的平面,現塔樓增加了東北方向正對江景的客房景觀面,而南端面向城市的客房亦可側觀江景,使宜賓中心成為了一座所有客房均可觀賞江景的城市超高層酒店。
依據周邊景觀位置,建筑師精心規劃了酒店公區及重要客房區的布局,確保它們位于平面的北側,以享受最佳的景觀朝向,從而提升了酒店的整體品質。
1號樓的辦公分區和酒店電梯經過合理分組,確保了豎向交通的高效運行。同時,形體收分及核心交通體的收筒設計使得平面在辦公和酒店各自的功能區都能得到高效利用。
根據實際使用需求,1號樓被巧妙地分為三個辦公分區,酒店部分則通過穿梭梯輕松到達;2號樓則分為兩個辦公分區。
1、2號樓的電梯設置經過精心規劃,確保了辦公各個樓層的平均等待時間低于30秒,5分鐘載客率均達到12%;酒店客梯的平均等待時間同樣低于30秒,五分鐘載客率亦達到12%,完全符合設計標準。
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塔樓自下而上進行了合理的收分設計。辦公區段面積寬敞,進深控制在13-15米左右,以最大化辦公空間;客房部分則采用了合理的體型收分,進深11-12米,既滿足了房間的采光需求,又確保了空間的舒適與實用。
同時,塔樓的核心筒在辦公中區、酒店客房分區分別進行了兩次收筒設計,進一步提高了塔樓的使用效率,使得辦公平均利用率達到了75%,其中高區更是高達78%,實現了辦公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