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面撤辣之后,購買力持續釋放。 港媒早前進行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發現接近4成受訪者認為,影響其置業決定的最大關鍵因素為樓價。 綜合業界及學者意見認為,撤辣后市場需求增加,包括投資者及外來人才等,今年住宅樓價有望保持平穩,甚至穩中有升。
長實郭子威:未來樓市取決兩大因素
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表示,全面撤辣后,新盤成交量已回復至正常水平,相信今年一手成交可達1.5萬至1.8萬宗,將會創近年新高水平,未來樓市表現取決于兩大因素,包括息口及經濟發展情況。
今年新盤成交料達1.8萬宗
郭子威續指,市場普遍認為息口已經見頂,下半年有機會減息,而今年內地經濟料有5%增長,將可帶動香港經濟,并有利樓市發展,相信今年整體樓價不會大上大落,料波幅在5%之內,若能配合減息步伐,全年樓價有機會出現正增長。
中洲置業營銷策劃總監楊聰永表示,經過一系列撤辣及放寬措施,在政策上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現時息率為影響市民置業的最主要因素,預期下半年整體樓價會有約3%波動空間。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在按揭利率持續高企情況下,相信今年樓價不會大幅上升,只會保持平穩,全年波幅約5%。
他又說,市場上存在很多變量,當這些不明朗因素減退,自住對樓市回復信心、更多投資者愿意買樓收租,在有效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將為樓價帶來上升動力。
息口見頂吸引收租客買樓
泓亮咨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經濟復蘇需時間等局勢影響建筑材料價格,以及爆發疫情之后積累的供應量需要時間消化,因此市場需要重新調節,預計大概需要3年時間。
不過,他指出,香港有其獨特的優勢,能吸引不同客源如內地居民,所以看不到樓價會大升大跌,故預測全年的上落幅度介乎3%至5%之間。
香港房產對內地客具吸引力
萊坊高級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市場上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僅靠撤辣一個利好消息難以支撐,從差估署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可見撤辣效應正消退。
他又指出,發展商減價推盤,若希望二手放盤有更高競爭力,需要進一步調低售價,對二手樓價造成更大壓力,預計全年樓價持平或下跌5%。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估計,今年住宅市場會出現量升價跌的情況,原因包括現時發展商以貼市價甚至低市價推盤,在供應仍然充足的情況下,相信年內發展商會保持同樣銷售策略,對二手樓價構成壓力,因此維持今年全年整體樓價有5%至10%下跌空間的預測,成交量則去年增加約43%。
全面撤辣之后,需求不再局限于自住,還有投資者及外來人才,今年住宅樓價有望保持平穩,甚至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