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魚鳧城產實業有限公司發布資產轉讓信息,欲出手旗下房地產開發公司(成都蜀源西地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股東債權,引發關注。
|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
距離上一次轉讓子公司股權僅兩個月,國資平臺-魚鳧城產密集出手資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
涉及溫江區涌泉39畝住宅用地
據了解,被出售的成都蜀源西地成立于2024年4月,其100%控股股東為成都魚鳧城產實業有限公司。
財務方面,截止2024年5月31日,成都蜀源西地負債高于資產總額23.4萬元,也就是入不敷出。
|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
核心資產方面,成都蜀源西地的核心資產為一宗住宅用地(兼容商業用地,比例為≥3%且≤6%),該宗住宅用地的合同簽訂時間為2024年5月,地塊位于溫江區涌泉街道,地塊面積約39畝,容積率2.5,當時拿地的總價約4.68億元,折合樓面地價7200元/平米,為2024年4月25日底價成交。
本次轉讓項目公司股權,魚鳧城產并未標注起價,需意向方商談。
“土地處置,現在只要有買家,達成意向,能夠轉讓出去就是好的。因為現在潛在的土地庫存壓力還是比較大,所以首先就是要盡快的回籠資金,這個最核心。”文軒智庫專家、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表示。
2
魚鳧城產現狀如何?
上述的母公司魚鳧城產成立于2020年,主營房地產開發經營,股權穿透之后發現,背后為溫江國資。
魚鳧城產從2023年頻繁動作,密集注冊了6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天眼查信息)。
|圖源天眼查
1、身處的大環境不容樂觀
作為溫江的地方平臺公司,魚鳧城產依托當地的支持,但2023年全年,溫江區獲得財政收入55.7億元,增長率僅6.3,排名全市倒數第二,低于成都市平均增長水平(13.3%),財政狀況不容樂觀。
土地拍賣多以底價成交,或魚鳧城產這樣的平臺公司托底,無良好的溢價空間。
據統計,短期內,魚鳧城產先后獲得了溫江區域內7宗住宅用地:涌泉69畝、萬春79畝、涌泉54畝、涌泉64畝、永寧54畝、涌泉31畝、涌泉27.8畝。
|來源:魚鳧城產
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仍處于修復期,2023年溫江全區新房銷售64.6萬㎡,成交均價1.4萬元/㎡。在2023年成都中心城區約1637萬㎡的總成交量中,貢獻率不到4%。如今限購解除后,客群持續減少。
并不活絡的資金和市場情況,給魚鳧城產的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需尋求其他方式。
2、項目開發緩慢
根據公開數據核查,魚鳧城產成立至今尚無項目入市,無資金回流。
魚鳧城產獲取的7宗地塊中,公開可查信息,僅早在2022年7月獲取的涌泉69畝住宅用地進行開發推進,已命名為光華樾府,今年3月獲得了建筑許可證,4月進入了開發項目監理/標段招標公告階段。
|圖源溫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該地塊位于涌泉街道鳳凰社區四、五組,官河社區二、十一組,容積率2.5,建筑面積約168000㎡,同時對周邊的綠地進行配建。
而對于上述同年獲取的79.28畝宅地開發進度,已經有網友在問政四川催促。
|圖源:問政四川
整體而言,相較常規的房企,魚鳧城產開發速度較為緩慢,“如果自己開發,現在市場環境又不好,搞不好還要虧,還不如創造條件想辦法賣出去,這樣的話可能會更好一點。”文軒智庫專家、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分析認為。
他補充道,這類地方國資平臺,沒有那么強的房地產開發能力,關鍵在于它的職能,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它發揮的作用是什么。
3、兩月前出讓51%股權給中交
西南聯交所“成交公告”之中披露,日前,魚鳧城產旗下項目公司成都溫江柳晨置業51%股權/債權已經成交,轉讓底價約2.31億元(含債權約2.28億元),成交價約2.31億元,為底價成交,交易方式為協議轉讓。
本次交易涉及柳晨置業的大股東地位,及成都溫江約64畝宅地之操盤決策權。
該地塊為柳晨置業成立于2023年8月拍下,位于溫江區涌泉街道、柳城街道的住兼商用地,計容商業建筑面積占計容總建筑面積的比例為≥4%且≤8%,容積率不大于2.5且不小于1.0,建筑密度不大于25%,樓面起拍價7500元/平米,獲取總價約8.05億元。
目前,柳晨置業尚有相關土地款項尚未支付,據披露,截至2023年10月31日,柳晨置業已支付土地出讓價款等合計約4.49億元,剩余未支付土地出讓價款約4.03億元。如按51%比例計算,約4.03億元的分攤部分約2.06億元。
| 土地位置示意圖
從地圖可見,這宗土地與地鐵關系緊密,交通優勢較為明顯。周邊教育資源豐富。
據媒體核實,收購方為中交西部投資,上級股東為世界500強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交),是全球領先的特大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具有健康的資金和豐富的開發經驗。
為何頻繁出售項目,嚴躍進分析認為,除了資金原因,再深究的話,現在城投類企業,做地產開發限制比較多,可能涉及到上面對整個地產行業的判斷,地方債的考慮,不完全是商業性的動作。
事實上,自2022年5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19號文)之后,國家對存量資產盤活的政策就一直不斷,各地方政府和部委也在積極響應,為政策進一步落地保駕護航。國資國企出售房產或者土地等,只是盤活存量資產的一種手段。
因為過去幾年,國資平臺要么被動,要么主動,陸續收購了一些低收益或有一定風險的資產。
部分國資平臺估計也是想趁這個機會,趕緊把手上的低效、閑置資產出售,進而優化資產結構。
據中國產權協會統計,產權市場交易項目有不少屬于國資國企。數據顯示,2023年產權市場完成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項目4257宗,交易額4789.7億元,實現增值207億元。從增值率情況看,2023年產權轉讓項目平均增值率45%,資產轉讓項目平均增值率7%……
了解國企改革歷程的人都很清楚,此前一些國有資產通過剝離的方式,確實重新煥發了活力。盤活存量資產雖然困難重重,但官方對于做這件事的積極性非常高。
而相對于其他企業,“對國企本身來講,優勢在于交易的信用狀況會比較好,地塊的權屬比較清晰。”嚴躍進表示出售的難度相對更小。
4、旗下還有多宗土地儲備
· 溫江區涌泉街62畝住兼商用地,此宗地以樓面價7200元/㎡成交,成交總價為68751.80萬元,溢價率為0.00%,魚鳧城產2024年4月25日競得。
· 溫江區永寧街道54.4678畝住兼商用地,容積率1.8,成交樓面價4800元/㎡,溢價率0,拿地總額31373萬元,魚鳧城產2023年12月競得。
· 溫江區涌泉街道約31.20畝住兼商用地,成交樓面地價7200元/平米,底價成交,計容商業建筑面積占比≥3%且≤7%,容積率不大于2.5,建筑高度不大于80米。魚鳧城產2023年12月競得。
· 溫江區萬春鎮建面79.28畝住宅用地,樓面價3104元/㎡,容積率地塊①:不大于1.5;地塊②:不大于1.8。魚鳧城產2022年10月競得。(整理自網絡公開數據)
以上地塊,甚至有些已經入手快兩年,對于企業而言,地拿在手里也將持續消耗成本,如何處理,非常考驗企業水平和宏觀視野。
對此,張宏偉建議應在合適的時機出手,因為“一般托底的地,大部分不是那么好的地塊,就可能閑置在手里。所以說,要解決這類企業的困境,盡可能把手頭的地塊處理了,無論是通過合作開發,還是出售。”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