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已進入部分開發商、投資者虧本賣房年代,對很多人來說或再也耗不下去了,得以價換量,得打折自救,有地方有樓盤甚至以低于曾經的裸地價叫賣。就市場而言,跌跌不休的房價似乎還不確定什么時候見到底部。不過這兩三年清冷的房市,已多少釋放、積累出住房剛需、改善群體。
受制樓市寒冬、忙于保交樓、看著央企國企唱主角的民營開發商如何在這個特定年景有所作為、謀求發展?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龍信建設集團,最近透露出了個新思維:政府希望民企參與買地開發,以彌補地方財政不足及滿足民眾對新品質住房的需要,然而現在地價到底以多少錢買下來,才不至于在日后開發銷售時陷入被動?以他們的想法是不能光由企業說了算,得將話語權更多交給未來的業主們。
于是在日前龍信集團與新聞單位聯合舉行的一次監評員座談會上,他們大膽拋出自己的想法,并多數時間討論這個話題。交流中,讓龍信集團看到,即使在現場的幾名監評員中,半數人有換房意愿。
如何把“話語權”交給未來業主?龍信掌門人陳祖新的理念是,在企業選定優質地塊、制定出具體開發方案后,起碼得吸引三分之一的未來業主認可所購地價,并能成為意向用戶,而在開發方法上也采取與這些業主相“聯合”、讓他們全過程參與的模式。
怎個“聯合”法?龍信有個初步方案:首先是在對象上,為先前響應的那三分之一未來業主;其次,是如何規劃建設,得充分聽取大家意見,如在裝潢等環節還可滿足個性化訴求;再有,也是最重要的,是房子賣多少錢,企業只收成本費,當然包括管理和稅費等成本。陳祖新說,就時下樓市生態,企業能造出業主心儀的房子,讓更多員工為此吃到飯,讓企業好好活下去,并能為國家和地方創造應有稅費,是他們最大的成就感。
就建業主心儀房子,龍信早已做出了名氣。這一次,他們提出要建龍信歷史上最好的、與時代最合拍的“四好”房子。所謂“四好”是為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服務。住建部正在倡導建設這種新一代的改善性住房,并意欲樹立“標桿”,龍信想當領軍者,已得到住建部相關領導首肯,表示一旦上馬,可提供支持。
按目前從上至下紛紛出臺的樓市新政,龍信新理念或應了天時、地利、人和。如對地塊的挑選有了很大空間,對小區容積率的要求也不再那么嚴格,而政府和銀行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度,如業主貸款買房的額度大大放寬、成本大為下降等。
龍信的新思維,不能不說是個務實之舉。在特殊年代,作為有影響力的民營房企不能無所作為,但也不能再承壓過多風險,既得為政府、為社會擔責,還得站在企業、業主位置上考慮問題,如果光憑一時意氣,不切實際、一拍腦袋,入價進場,開發出來的房子賣不出去不說,最終定會給政府和市場制造麻煩,現在已暴雷的那些房企無不是這樣。
這兩年對樓市來說,也算劃時代了,早幾年,手捧現金瘋狂搶房的鏡頭,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于以后的購房場面。拿專家的話說,樓市的邏輯變了,我們得順著變,政府、開發商、購房人都得變,否則將有違市場規律。雖然房子跌成白菜價是個案,可確確實實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區域樓盤還在跌,也有腰斬的。興許真的已回不去了,看紅紅火火的餐飲市場,哪還有廚師任性地燒菜,自定價,你想吃便吃,不想吃拉倒。龍信就做“私房菜”,滿足不同層次業主需求。
建與時代相合拍的房子,讓住戶盡可能享受到最合理、不后悔的價格,這該是當下開發商的立身之本。陳祖新認為,這樣他們才有底氣向大家保證,要是三年后房子降價了,他們嘗試以原價回購。其實從表面幾方面想,不會到達這一步。國家去庫存政策力度那么大,囤在銀行里的錢總有一天會瀉向市場,并大有可能到達如樓市這樣的池子,好地段的好房子能有什么問題?不過,在住房相對過剩年代,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不同品質的住房也將會迎來不同命運,這也使人們對“四好”房子充滿了期待。
最后還要突出贊道一下“招募三分之一業主聯合買地建房”。換種說法那是一種營銷智慧,很大程度上能促使企業有底氣將關鍵的首期給開發起來,繼而讓有標桿意義的房子打動市場、輕松引來其他三分之二業主加盟,如過去我們常說的筑巢引鳳。那“三分之二”在價格上自然是隨行就市,企業總是要盈利的,不過相信,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樓市會處在薄利經營時代。
換種思路開發房產,也許并非權宜之計。龍信的新思維,我想會得到政府和市民響應,也可能為行業帶來樣本。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