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施行暨全國首本不動產權證書頒發十周年的現場活動中,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十年發展歷程得以全面回顧。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該條例正式施行,江蘇徐州發出全國首本不動產權證書起,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便開啟了全面落地實施的征程,歷經十年,實現了確權登記從分散到統一的重大跨越,覆蓋范圍從城市房屋延伸至農村宅基地,從不動產領域拓展到自然資源領域,全面涵蓋所有國土空間與不動產物權。
在城鎮房地登記這一不動產統一登記的關鍵板塊,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我國全力推進便利化改革,通過大力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優化、人員配置 “三個集成”,全面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易與繳稅 “一窗受理、并行辦理” 模式。同時,積極推進 “互聯網 + 不動產登記”,實現 “跨省通辦”“全程網辦”,極大提升了辦理效率。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的辦理時間從原本的 30 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 5 個工作日以內。全國已有 2200 個市縣推行 “交地、交房即交證” 改革,讓 1800 萬群眾從中受益;近 2100 個市縣開通 “帶押過戶” 業務,累計辦理相關業務 40 多萬件。長三角地區的地級以上城市,更是在不動產登記高頻業務上實現了 “跨省通辦” 與 “全程網辦”。
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也成果斐然。2018 年,全國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達成 “應登盡登” 目標;2022 年,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正式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范疇;2023 年,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工作全面完成,并同步開展成果更新應用;2024 年,我國完成 121 個宅改、350 個入市試點地區的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任務,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資料的共享移交。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同樣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我國已有 773 個重點區域完成自然資源登簿,涉及 25 個省份,覆蓋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國家重點林區、水流、濕地、森林、無居民海島、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自然生態空間與自然資源。其中,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根河等 6 個國家重點林區也已完成登簿。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施的十年,是我國在產權保護、資源管理等領域不斷改革創新的十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未來,隨著相關工作的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將在更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