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 CRIC 調研數據顯示,2025 年 2 月房地產市場呈現出獨特的供需格局,不同能級城市表現分化明顯。
在供應規模上,28 個重點城市預計新增商品住宅供應面積 443 萬平方米,環比下降 21%,同比上升 28%。這主要是由于去年 2 月處于春節假期,基數較低。從推盤熱情來看,房企整體表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略好于 2024 年和 2022 年春節同期,但與 2023 年春節月仍有差距。
分能級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推盤積極性高漲,2 月單月推盤同環比均增長,累計同比增幅擴大至 44%。北京、廣州階段性放量,供應量同環比倍增,北京 2 月供應量預計達 64 萬平方米,約 6 盤近 5000 套房源待入市;而上海、深圳供應相對疲軟,上海甚至迎來供應空窗期,僅 1 盤入市。二線城市供應環比持續下降,同比則保持增長,2024 年前 2 月累計同比降幅在 10% 以內。寧波、成都、天津等城市單月供應量突破 35 萬平方米,不過青島、鄭州等部分弱二線城市推盤積極性欠佳。三四線城市節后供應進入疲軟期,單月預期同環比近乎 “腰斬” ,2025 年前 2 月累計同比降幅達 25%,在各能級城市中居首,長、珠三角重點城市普遍供應下降。
從供給結構分析,重點城市剛需、改善、高端產品占比分別為 33%、53% 和 14%,改善型需求成為市場供應主力。在城市分布上,無錫、西安等城市剛需產品供應占比超 60%,上海、蘇州等城市以改善產品供應為主,占比超 8 成。區域分布方面,重點城市主城、近郊、遠郊供應占比為 56%、30% 和 14%,泉州、福州等城市主城供應占比超 7 成,上海、青島等城市則以近郊項目為主。
對于后市預判,2 月供應穩中有降,考慮到去年 2 月基數較低,預計成交同比將繼續保持正增長。市場熱度方面,28 個重點城市 2 月預期項目平均去化率為 32%,同比上升 8 個百分點。一線城市新政效應持續,預期去化率高達 51%,達到近 1 年高點。多數城市新房成交預計在 2 月放量,上海、深圳受新政利好,市場熱度延續,天津 2 月新房成交環比預計大幅增長,武漢、南京等城市則有望迎來弱復蘇。
整體而言,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于 “止跌企穩” 階段。一線城市憑借供給縮量提質和新政效應,市場熱度有望穩中有升;二三線城市分化加劇,前期高熱城市成交增長動能放緩,深度調整城市弱復蘇,多數內陸三四線城市成交難有明顯改善。未來,核心片區產品力強的改善項目和次核心片區性價比高的剛需項目將成為市場供應與熱銷的重點。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