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的大背景下,各地紛紛探尋推動樓市止跌回穩的有效途徑,其中加力實施城中村改造及危舊房改造成為重要舉措。洛陽在城中村改造中創新引入 “以購代建” 方案,為這一領域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樣本。
據洛陽市政府 3 月 11 日公布的信息,洛陽將實施城中村改造以購代建方案。在延續前期城中村改造新建安置房安置方式的基礎上,依據上級專項借款使用要求,創新性地推出房票安置、自主購買、組織購買三種以購代建安置方式。
洛陽實施城中村改造以購代建的安置房源,主要涵蓋已開工建設但尚未銷售、持有預售許可證的住宅項目,以及已取得不動產權證書且不存在產權糾紛的住房。各城市區會專門建立 “房源庫”,并向社會公示,同時進行動態管理,確保房源信息的透明與更新。
對于以購代建安置方式的優惠政策,洛陽市住建局介紹,選擇此類方式的群眾,在貨幣補償范圍內免征契稅,超出部分依法征收契稅;憑借購房合同,可在新購房屋所在學區辦理子女入學手續,在房屋交付前,子女可保留原片區入學資格。在組織購買模式下,符合棚戶區改造政策的樓盤,按規定減免相關稅費;簽訂購房合同后,可申請商業貸款,符合條件的還能申請公積金貸款。
洛陽市住建局表示,出臺以購代建實施方案,一方面是響應國家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戰略部署,契合洛陽自身城市發展需求;另一方面旨在拓寬征收安置渠道,滿足群眾房屋安置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同時加快房地產市場去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撐城市經濟穩定增長。
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稱,按高層近期會議所強調的內容,2025 年要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這些舉措將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中原地產高級研究經理盧文曦也指出,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可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將成為各地接下來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這些措施既能通過改造改善城市界面,提高土地利用價值,舊改釋放出來的需求,也是消化庫存的重要力量。
2 月 28 日,住建部副部長姜萬榮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圍從 35 個城區常住人口超 300 萬的大城市擴展至地級及以上城市,旨在推動城市更新和居民安置。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今年兩會民生主題記者會上繼續強調,要在新增 100 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
中指院分析師認為,“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可謂房地產擴需求的重要政策,向市場釋放出相當積極的信號。通過貨幣化方式及房票安置城中村改造所產生的需求,將是 2025 年增加住房需求的重要措施。張波指出,城中村改造通過貨幣化安置,衍生的增量住房需求,將直接助力商品房庫存壓力的化解。數據顯示,僅在 35 個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 170 萬套。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夏磊表示,以新增實施 100 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來做估計,貨幣化安置將拉動 2 億平方米商品房去化。在合理調整城中村區域土地規劃條件后,還將拉動原址建設約 5000 億元的建安投資。
根據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24 個省市將城中村改造作為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其中,上海、天津、重慶、遼寧、浙江、安徽等 12 個省市提出了具體實施目標。億翰智庫研究中心總經理于小雨表示,總體來看,高層推進房地產市場 “止跌回穩” 的目標堅定不移,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開始在微觀層面逐步細化落實。“兩舊一村” 改造和城市更新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不斷擴容增效,各地正進入加快落地的階段。
以洛陽為例,據 2025 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洛陽今年將穩步實施 19 個城中村改造項目,110 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開工。在上海,今年 2 月上海提出優化完善房地產政策,將全面提速 “兩舊一村” 改造和城市更新,全面完成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不成套舊住房改造 31 萬平米,啟動 “城中村” 改造項目 25 個。
張波指出,與去年相比,今年城中村改造不僅力度更強,目標也更明確,多地今年將改造的城中村規模也有所擴大。2025 年是城中村改造的關鍵一年,政策支持力度空前,改造規模和范圍大幅擴大。貨幣化安置下的城中村改造,將成為樓市一個重要的 “引擎”。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