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伊北創作并編劇的電視劇《六姊妹》在央視一套熱播,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該劇不僅帶火了淮南的拍攝地九龍崗時光小鎮,還讓淮南的家用品牌、方言以及特色小吃等元素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劇中何家住房的變遷,更是生動地映射出淮南這座城市住房發展的歷史軌跡,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在《六姊妹》中,何常勝一家初到淮南時,居住在帶小院的紅磚瓦房里,十幾年間住房條件未曾得到改善。后來,單位集資建房,何家雖有所改善,但仍顯局促。隨著子女們的成長、婚戀和成家,住房情況也發生了多樣的變化。直至住房拆遷,圍繞還原房和補償款的問題,何家六姊妹爆發了沖突,最終在親情的感召下重歸于好。住房問題貫穿全劇,深刻展現了房子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意義,它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心靈的歸宿和溫暖的港灣。?
一位曾參與新集煤礦建設的市民分享了自己的住房經歷。1990 年,他大學畢業后投身新集煤礦建設,當時新集地處淮南最西邊,條件艱苦,他住在四人一間的集體宿舍。1992 年底,隨著礦區的發展,單位開始建設職工家屬樓。為了能早日分到房子,他和妻子于 1993 年領證,如愿獲得了人生的第一套房。盡管當時房子還未建好,但他們像劇中何常勝夫妻一樣,滿心歡喜地暢想未來家中的布局,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后來,隨著工作變動,為了孩子上學,他和妻子先后貸款購買了百花園小區和優山美地小區的房子,見證了住房公積金在購房中的廣泛應用。2023 年初,他投身房地產行業,親身感受到了這一行業的發展變遷。?
據淮南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齊志勇介紹,早期淮南的住房以磚瓦、木結構為主,多為臨時搭建。改革開放前,住房主要靠國家分配,居住條件簡陋,供不應求。《六姊妹》中的場景正是當時生活的生動寫照。?
新中國成立后,淮南房地產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重要階段。計劃經濟時期(80 年代之前),以福利分房為主。因煤而興的淮南,圍繞煤礦形成了分散的布局,居住條件較差,棚戶區普遍存在。當時,全國城鎮人均居住面積較低,淮南也不例外。?
80 年代中后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住房制度改革開啟,淮南積極響應,取消福利分房,出售公有住房,并建立了公積金制度,支持居民購房。與此同時,田家庵區出現了首批商品房小區,開發主體呈現多樣化,土地市場逐漸活躍起來。?
2000 年之后,淮南作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大力推進煤礦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和經濟適用房建設。隨著山南新區建設的啟動,市政府的遷入以及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淮南的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房價也有所上漲。如今,淮南城鎮住宅人均面積大幅提升,物業管理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當下在建在售的項目在配套設施、生態打造和物業管理等方面不斷升級,充分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居住需求。?
1300 多年前,杜甫曾發出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的期盼。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廣大人民的不懈奮斗,這一美好愿景已逐漸成為現實。從簡陋的住房到舒適的居所,從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到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淮南的住房變遷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展望未來,淮南房地產市場仍具有巨大的潛力,將繼續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