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越東京,成為亞洲建筑成本最高的城市,因為疫情后的勞動力短缺加劇了老齡化社會中熟練工人的稀缺,推高了建筑成本。
根據英國房地產咨詢公司 Turner & Townsend 的一項調查,香港今年的平均建筑成本預計將上漲 4.8%,至每平方米 4,500 美元。
調查顯示,香港在全球 91 個城市中排名第九,落后于排名第一的紐約(每平方米 5,723 美元)和排名第二的舊金山(每平方米 5,489 美元)。
香港并不是唯一一個缺乏熟練建筑工人的城市。共有 72 個市場(占受訪城市的 79.1%)報告了勞動力短缺。澳門距離香港不到一小時船程,在全球排名第 12 位,3.5% 的通脹率可能會將該市的建筑成本推高至每平方米 4.269 美元。
“到 2024 年,我們看到亞洲各地對中國經濟放緩的響應趨勢一致,”Turner & Townsend 的亞洲房地產主管 Sumit Mukherjee 表示,并補充說,今年的全球建筑成本預計將上漲 3%。“為了抵消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制造業更多地轉向近岸,正在創造巨大的增長和機遇,因為其他亞洲市場正在投資先進制造業等行業。”
香港政府早已意識到香港勞動力的老齡化問題,并加強了補充計劃,在 2009 年至 2016 年期間培訓了 24,000 多名半熟練建筑工人。這有助于將該行業的平均年齡從 2013 年的 50 歲降低到 2017 年的 46 歲。
這也有助于阻止香港在全球排名中的上升。去年,香港在全球擺脫疫情之際,從 2022 年的第 7 位跌至第 11 位。
建筑成本最高的五個城市都在日本,反映出房地產繁榮在該國人口老齡化和長期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面臨壓力。根據 Turner & Townsend 的亞洲排名,東京位居第三,其次是北海道島的札幌、日本南部的大阪、廣島和福岡。
由于房地產危機不斷升級,建筑業幾乎陷入停滯,中國大陸城市在 Turner & Townsend 的全球排名中排名墊底。
深圳是距離香港最近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也是內地建筑成本最高的城市。這座擁有 1700 萬人口的城市的建筑成本估計為每平方米 909 美元,在全球排名第 83 位。廣東省省會廣州排名第 84 位,其次是排名第 85 位的上海和排名第 86 位的北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由于中國勞動力充足,成本持續保持在低位,預計 2024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從去年的 5.2% 放緩至 4.6%。
Turner & Townsend 在報告中表示:“中國政府對經濟挑戰的反應尚不明確,這使得市場前景難以預測,并削弱了投資信心。” “在建筑領域,大多數中國市場仍處于總體成本表的底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