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坊發表今年第一季《全球超級豪宅報告》,探討全球11個國際市場,樓價高于1,000萬美元的超級豪宅表現。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的12個月內,該11個城市共錄得1,618宗成交,為3年來最低的年度成交量。 亞洲方面,香港為最活躍的超級豪宅市場,至今年3月的12個月內錄得132宗買賣,新加坡則錄得88宗。
迪拜再奪全球最活躍市場
萊坊報告追蹤11個城市包括迪拜、日內瓦、香港、洛杉磯、倫敦、邁阿密、紐約、橘郡、棕櫚灘、巴黎及新加坡。 截至今年第1季,上述11個城市合共錄得426宗超級豪宅(1000萬美元以上)成交。 雖然這比上季的365宗增加,但卻較去年同期的482宗,下跌11.6%。
當中迪拜以105宗交易再次成為最活躍的超級豪宅市場,其次是紐約占56宗和美國棕櫚灘占47宗。 盡管迪拜的銷售額與其他城市相比非常強勁,但今季度是自2019年起首次出現季度下跌。
過去兩年超級豪宅的年度成交量處于1,600至1,700宗之間,這低于2021年及2022年新冠疫情后的最高水平,但明顯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雖然成交宗數下跌,但今年第1季超級豪宅銷售額達到80億美元,為去年第2季以來最高銷售額。
撤辣刺激需求
萊坊高級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咨詢部主管王兆麒指,香港的超級豪宅銷售量按季大增,因為超級豪宅樓價與之前2021年第3季樓價高峯比較已下跌5至10%,加上香港撤走所有辣稅,市場上有更多海外買家和投資者希望以低價買入標志性的超級豪宅,所以帶動整體需求。 不過,由于目前市場的購買力仍然有限,除非下半年開始減息,否則高銷售量可能無法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