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開年,金融市場波動不斷,利率走低、股市震蕩、債券表現不佳、金價高位起伏,投資者一時間難以找到可靠的投資方向。在此背景下,“買房” 一事再度引發公眾關注。無論是住房需要升級置換的,還是孩子面臨結婚需要購置新房的,亦或是返鄉有置業需求的人群,購房這件人生大事始終縈繞心頭。近期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房價逐漸接近購房者的 “心理價位”,加之高性價比房源的吸引,不少購房者結束觀望,樓市正呈現復蘇態勢。
新房多手段促銷,帶動成交量回升
太白湖新區某改善型樓盤銷售部負責人李經理透露:“2 月份我們賣出了 70 多套房子。” 春節期間積攢的客戶在 2 月集中釋放,使得當月銷售增幅顯著,較去年 2 月同比增幅超一倍,銷售團隊對此成績十分滿意。
該樓盤得良好銷售業績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開發商針對返鄉置業推出特價房源;二是樓盤預計今年 7 月交付;三是理想的學區和交通配套吸引了周邊縣市區的客戶。李經理介紹:“從目前銷售情況看,116 平方米的三居室小高層戶型最受歡迎,總價 100 萬元左右,目標客戶是有改善需求的剛需用戶。此外,130 平方米左右的洋房產品也頗受購房者喜愛,單價在 9000 元至 1 萬元不等。” 他還表示,項目開盤時三居室戶型銷售情況不佳,“據我們調研,當前新房成交主要集中在總價 80 萬元至 100 萬元的小高層住宅,這也是開發商重點促銷的房源。相比之下,前兩年備受追捧的洋房產品,如今因價格因素,消費者購買時顧慮較多。”
記者走訪了解到,開年樓市迎來 “小陽春”,離不開各類促銷手段。各房企針對返鄉人員、青年群體等推出特價房源、購房直減、裝修補貼及抽獎砸金蛋等優惠活動。例如,濟寧高新區某樓盤采用 “現房銷售 + 贈送車位” 策略,吸引了不少經濟型購房者;太白湖新區某項目憑借現房交付和 “小高層+洋房” 的產品優勢,盡管價格比周邊高層二手房高約兩成,仍獲得改善型客戶青睞。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 月份濟寧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達 11.98 萬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長,成交均價約 8695 元 /㎡,環比上漲 4.19%。
二手房價格年前年后差距明顯
市民周先生表示:“春節前看中一套房子,當時猶豫沒買,沒想到節后價格又降了 5 萬元。” 他看中的是濟寧高新區紅星東路某小高層住宅的二手房,128 平方米的黃金樓層,同一房源售價從春節前的 88 萬元降到最終成交的 83 萬元,這讓他果斷出手。“房東 2020 年買入價格是 97 萬元,加上交房后的各種費用輕松超過百萬元,我感覺撿了大便宜。”
春節前后短短一個多月,二手房價格為何明顯下滑?房產中介普遍認為是房源增多所致。城區某知名二手房交易機構負責人張經理舉例說:“以周先生買入的小區為例,小區業主最早辦證的,今年 1 月不動產登記證滿兩年,這意味著房子過戶能省下 5 萬多元費用,因此不少業主選擇此時賣房。” 記者在其內部系統搜索到該小區在售二手房數量達 125 套,占小區總戶數近一成。張經理認為:“房子戶型都一樣,就看誰價格便宜、樓層好、配套全,誰的房子就能最先成交。” 目前二手房市場不缺買家和房源,缺的是打破買賣雙方心理防線的關鍵因素。
總體來看,二手房市場在春節前后呈現 “以價換量” 趨勢。數據顯示,1 月份濟寧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 0.5%,同比下降 5.8%,但總價 60 萬元至 80 萬元的房源成交活躍,任城區、濟寧高新區等區域搜索熱度居前,占比超 50%。例如,供銷路某單位宿舍一套 143 平方米房源以每平方米 4800 元成交,太白湖新區某高層住宅 197 平方米的房源以每平方米 5100 元成交,吸引力顯著。
與此同時,二手房市場分化加劇,次新小區如濟寧高新區紅星東路片區因價格優勢成交量回升,而任城區濟北新區因新房供應充足、買入價格過高等因素導致二手房成交滯緩。購房者更注重性價比,次新小區的中大戶型和總價 60 萬元以內且有學區優勢的老舊小區成為市場新寵,面積在 160 平方米以上、四室兩廳兩衛戶型的高層住宅,憑借超高性價比的單價,也受到市場追捧。
租賃需求分化,新興區域走俏
隨著高校畢業季臨近,房屋租賃市場即將迎來旺季。記者走訪發現,當下住宅租賃市場更注重實際需求。
有著多年房屋中介經驗的高大姐表示:“租房子和買房子不同,更要貼近工作和生活。比如在濟寧高新區工廠上班,基本會選擇在高新區租住;孩子在太白湖新區上高中,租房需求自然也在其周邊。” 她還提到,去年以來,租賃需求向租金較低區域轉移明顯,核心區域熱度下降。
在濟寧城區,任城區五里營片區、太白湖新區京杭路片區、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府東社區等新興區域成為年輕租客首選。這些區域聚集了大批新興商業體、工廠、學校等,隨著房地產開發推進,過去幾年誕生了大量住宅項目,如今推向租賃市場,憑借更好的居住環境和價格優勢,成為租客新寵。
記者手記:適合的才最好
房地產市場發展到 2025 年,市場提供了豐富的產品供購房者選擇,購房需求差異化不可避免。青年群體偏好總價可控的高層住宅,中老年群體希望賣掉舊房換洋房,中年改善型客戶青睞已交付或即將交付的新房,二手房買家則緊盯價格洼地。這種 “按需選擇、量力而行” 的消費模式,反映出市場正逐步回歸理性健康發展軌道。曾經 “投機” 和 “從眾” 心理入市的現象逐漸減少。總體而言,房子回歸 “居住” 屬性的目標愈發明確。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