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公布2024/2025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時,宣布撤銷所有樓市“辣招”,即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以一套價值1000萬港元的房產為例,可以少繳近300萬港元的稅費,大幅減少了非香港永居人員的購買稅費。那么,3個多月的時間過去后,香港樓市情況如何?
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在2月28日至3月26日期間,香港多達115個新盤取得成交,總成交量達到3799套,平均每日成交136套,總成交金額高達381.38億港元,遠遠超過“撤辣”前一個月(1月28日至2月27日)的229套及39.2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撤辣”后有多達11個新盤取得過百套的成交。
“3月的樓市真的很旺,可以說是‘多年未見’。”在香港上水從事房產中介的黃經理當時帶客戶去了好幾個新房開盤現場,排隊買房的“盛景”讓他印象深刻,“現在市場逐漸步入冷靜期,回歸理性,新房市場的變化尤為明顯,成交量出現下降。”
包括黃經理在內的多位當地業內人士表示,導致市場出現變化的原因除了政策刺激效應的減弱,還有消息指出部分當地銀行的貸款政策收緊,包括削減按揭優惠以及收緊按揭審批。與此同時,最近香港新房項目推出數量有所減少,之前也已經去化了不少。此外,“撤辣”的確帶來量價反彈的好勢頭,但如果僅僅依靠“撤辣”,樓市持續向上的動力仍有不足。
美聯物業提供的數據則顯示,5月香港一手房成交量為1400套左右,較“撤辣”后3月的成交量回落,二手房市場也呈現出類似調整趨勢。不過,3月的成交量屬于罕見水平,事實上5月的新房成交量仍高于2021年旺市時平均每月約1360套的水平,市場交易仍然活躍。此外,“撤辣”后3個月內香港新房成交量超過7300套,較“撤辣”前3個月的約1950套增長近2.7倍。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談到,香港樓市“撤辣”的效力已經在遞減,但目前的成交量仍然高于去年,成交氣氛仍然較好。今年下半年的成交量走勢會跟香港經濟回暖的情況、美聯儲降息等相關,整體表現仍有待觀察。
香港樓市“撤辣”之后,許多香港開發商都將目光投向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有香港的置業經理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前來香港看房的內地買家多數來自深圳和大灣區內的幾個城市。而隨著恢復“通關”過后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日益頻繁,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的熱情也逐漸升溫。
“蓮塘的房價還不到上水的二分之一,通勤時間也就不到半小時,而且口岸過關便宜又方便。”在深圳蓮塘口岸,有許多房產中介經理向過往的香港旅客推銷口岸周邊的房產。在羅湖人民南片區,多位房產中介經理告訴記者,近一年來香港客戶的咨詢量大增,平均租金也基本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隨著深中大橋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中山、珠海等地的房子也成為房產中介們的推銷重點。“我們的老板是香港人,他也是瞄準這個機會,港人北上不僅是吃喝玩樂的消費,買房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蓮塘口岸商業城內一家房產中介店鋪的陳經理表示。記者現場隨機采訪了幾位香港居民,他們均表示盡管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房價普遍出現下跌,但房產租金回報率并不高,所以即使買房也是出于自住或度假需求,對價格會更加“敏感”。
在何倩茹看來,港人大灣區置業的趨勢會不斷加強,隨著去年以來的“北上消費”,更多港人親身感受到大灣區居住和生活的好處,這會成為購買房產的最大動因。“而包括深中大橋、大灣區地鐵等交通設施的通車,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因為從香港到大灣區內地各個城市本來就已經很便利。”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