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建委正式發布《杭州市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自 4 月 1 日起施行,為杭城 “好房子” 建設勾勒出清晰藍圖,從安全、舒適、服務等多個維度提升居住品質,回應民眾對高品質住宅的熱切期待。?
在安全保障方面,此次《導則》可謂下足功夫。結構安全層面,住宅分戶墻基層墻體厚度從以往的 200 毫米提升至不應小于 240 毫米,陽臺以外部分的現澆樓板厚度也從 100 毫米增至 120 毫米,不僅顯著增強隔音效果,更讓房屋結構愈發堅固,為居民筑牢安全根基。設施安全上,充分考量 “一老一小” 特殊群體需求,配備防護欄桿、防滑地板等安全設施。在小區規劃中,人車分流成為標配,同時綜合考慮出租、快遞、急救等各類車輛通行需求,減少對小區居民活動的干擾,全力保障老人與兒童的活動安全。值得一提的是,設置公共電梯的住宅,每個居住單元至少配備 1 部擔架電梯,極大提升緊急救援的及時性。此外,住宅單元及架空層出入口設置挑出長度不小于 1.5 米的雨篷防墜落;適老化臥室安裝高低位報警按鈕;廚房配備燃氣泄漏探測器;對不同區域地面防滑等級作出明確規定,全方位守護居民日常生活安全。?
談及居住舒適體驗,《導則》同樣亮點紛呈。層高設計成為關鍵一環,普通住宅層高不得小于 3 米,而建筑面積不小于 160 平方米且配備地暖、管道式新風或集中式中央空調系統的住宅,層高更是提升至不應小于 3.15 米(特殊高度管控建筑除外),層高的增加讓室內空間更為開闊,采光效果也隨之顯著改善。在空間規劃上,未來品質住宅架空層高度要求在 4 米以上,且嚴禁作為電動自行車充停場所,為居民活動場地、鄰里交往空間以及幼兒游樂設施釋放出更多空間。在適老化設計方面,每套住宅至少設有一間滿足適老化改造條件的臥室,臥室門開啟后通行凈寬不小于 0.9 米,鄰近衛生間預留安全抓桿安裝空間,貼心關懷老年群體居住需求。?
在服務升級領域,智慧管理系統全面融入住宅小區建設。通過構建智慧安防、智慧管家、智慧停車等系統,全力打造智慧社區。具體措施包括在小區高層建筑安裝高空拋物視頻監控設施;在電動自行車集中充停、充換區域設置熱成像感溫火災探測攝像機;公共電梯采用智能分析措施,防止電動自行車進入。與此同時,物業服務管理也邁向精細化。設計單位協同建設單位編制住宅產品使用手冊,為居民正確使用房屋提供專業指導;對電梯運行狀態進行實時智能監測,無論是電梯上下行、開關門,還是設備故障,均可實現實時報警與信息推送,確保居民乘梯安全無憂。?
隨著民眾對 “好房子” 的要求不斷攀升,杭州市有關部門將持續發力,后續還將配套出臺更多政策保障措施,推動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高品質住宅建設,為杭城市民締造更美好的居住環境。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