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深圳新房市場的統計數據引發廣泛關注。截至今年 2 月底,深圳一手預售住宅庫存量為 30385 套,新房去化周期從去年高峰的 26 個月急劇縮短至 7 個月,新房 “庫存告急” 的消息迅速在市場上傳播,引發各界對深圳樓市是否見底并即將上揚的熱烈討論。不過,深入調查后發現,這一數據背后存在諸多復雜因素,不能簡單作為樓市走向的判斷依據。
新房去化周期作為衡量城市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的關鍵指標,一直備受業內關注。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林波表示,業內普遍認為,去化周期超過 18 個月意味著市場庫存壓力較大,超過 “警戒線”;12 個月以內則處于相對健康的市場狀態;當去化周期低于 6 個月時,表明市場供求關系緊張,房價可能面臨上漲壓力。但對于深圳此次呈現的 7 個月去化周期,需要進行更細致的剖析。
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該數據的形成與數據統計口徑及計算方法密切相關。房地產庫存周期的計算公式為:庫存去化周期 = 當前庫存量 / 平均銷售量。這意味著,無論是當前庫存量的變化,還是平均銷售量的波動,都會顯著影響去化周期的最終數值。
從庫存量來看,根據廣東政務服務網 | 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2 月,深圳月末可售新建商品房套數為 30385 套,月末可售面積達 3184756 平方米。深圳 58 安居客分析師吳春薇指出,目前深圳的待售新房規模依然龐大。一方面,2 月份僅可售住宅面積就超過 318 萬平方米,若將別墅及公寓等類住宅房源納入統計,整體體量更為可觀;另一方面,2 月正值春節假期,受傳統銷售淡季影響,多數房地產項目選擇避開這一時期開盤上市,導致新增供應量大幅減少。深圳中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鄒少偉提供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今年 2 月,深圳僅有 3 個住宅項目獲批,批售面積為 9.6 萬平方米,環比下降 68.5%;當月僅有 1 個住宅項目入市,推售面積 7.8 萬平方米,環比下降 73%,市場供應明顯收縮。
在平均銷售量方面,發布 7 個月去化周期數據的機構采用的是近 6 個月的平均月度銷售面積作為計算依據。然而,多位行業分析師指出,按照行業慣例,計算去庫存周期通常以近 12 個月的數據為基準。深圳一家房產機構分析師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深圳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有所回升,若僅按照近半年的成交數據計算去庫存周期,數值確實會相對樂觀。但如果將時間跨度拉長至近一年,所呈現的數據將更能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 2 月深圳一手住宅(含普通住宅、別墅)的庫存去化周期約為 12.9 個月,環比上月縮短 0.9 個月;中指院的數據則顯示,今年 2 月,深圳新房(包括住宅及所有物業類型)可售面積約為 617.09 萬平方米,庫存去化周期為 14.92 個月,與 7 個月的市場傳聞存在較大差異。
此外,深圳房地產市場還存在明顯的區域分化現象。林波指出,寶安、光明、龍華等熱點區域的去化周期均低于 10 個月,市場需求旺盛;南山的去化周期在 12 個月左右,市場供需相對平衡;而坪山、大鵬、深汕等外圍區域則面臨較大的庫存積壓問題,去化周期較長,市場去化壓力依然較大。鄒少偉分析稱,盡管深圳新房去化周期連續六個月呈現回落趨勢,但受春節假期影響,2 月上半月市場交易較為清淡,下半月二手市場逐漸復蘇,成交活躍度快速回升至節前正常水平。吳春薇也表示,從一線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除了市中心核心區域的優質新建住宅房源較為緊俏外,遠郊地區的項目去化情況仍不容樂觀。并且,據市場消息,預計三月份將有十幾個新項目集中入市,市場供應量將大幅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深圳新房市場尚未達到 “庫存告急” 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成交量的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是 “以價換量” 的結果。雖然部分位置優越、品質優良的項目折扣率有所回調,但大多數項目仍需依靠較大幅度的價格優惠來吸引購房者。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2025 年 2 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同比下跌 0.33%,環比下跌 0.03%,樣本平均價格為 52652 元 / 平方米;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同比下跌 3.45%,環比下跌 0.13%,樣本平均價格為 67672 元 / 平方米,市場價格仍處于調整階段。
林波進一步補充道,深圳在去年出臺一系列樓市利好政策后,新房庫存量確實出現了大幅下降,市場修復速度較快。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已經觸底反彈,即將迎來新一輪上漲行情。從當前的庫存量和新房成交情況來看,深圳市場距離 “庫存告急”“供不應求” 的狀態仍有較大差距。
綜上所述,盡管深圳新房去化周期縮短至 7 個月這一數據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但綜合多方面因素分析,不能僅憑這一數據就斷言深圳樓市已經見底并將迎來上揚行情。未來,深圳房地產市場仍需通過穩定的市場供應、合理的需求釋放以及平穩的價格調整,逐步實現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