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CBRE 世邦魏理仕發布《2025 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展望》,對國內房地產市場多個關鍵領域進行了深入剖析與預測。
在辦公樓市場方面,預計 2025 年國內主要城市辦公樓需求將呈現邊際改善態勢,凈吸納量有望錄得 10% 左右的增長,并且需求增速在 2026 - 2027 年期間還將逐步提升。消費與新質生產力依舊是辦公樓需求擴張的兩大核心驅動力。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應用的火爆,促使相關企業端應用及硬件設備租賃需求迅猛增長。同時,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等高景氣行業也維持著活躍的租賃需求。在消費領域,教育、醫療保健等服務消費子行業將持續擴張,消費刺激政策的不斷加碼也會進一步激發相關消費品制造企業的租賃活力。不過,2025 年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辦公樓市場將迎來約 640 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同比增長近七成。受此影響,年末全國辦公樓市場平均空置率預計會升至 26.7% ,盡管租金繼續承壓,但大部分城市跌幅有所收窄。另外,大部分租戶在 2025 年的租賃決策仍會圍繞 “搬或不搬” 展開,租賃成本雖是首要考慮因素,但樓宇配套設施、服務品質、交通便捷性和可持續發展屬性也日益受到重視。世邦魏理仕建議業主,在吸引和維護租戶時,要更全面理解租戶需求,提供針對性綜合解決方案,提升項目配套和服務品質,比如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租金和更靈活的租賃條款,為大型主力租戶提供適當裝修補貼等。
在物業投資市場領域,2025 年中國大宗物業交易額預計將重回增長通道,同比增長 5% - 10%。雖然投資者對市場不確定性及租賃需求疲軟仍存擔憂,商業地產投資情緒總體較為謹慎,但更具吸引力的資產價格和持續降息有利于改善市場交易活躍度。除了險資等長期機構資本持續積極配置外,政府平臺、企業與個人買家等新興投資者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買方力量。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負責人謝晨指出,經過去年資產價格的加速調整,中國內地已悄然成為整個亞太區域內租金收益率和借貸成本間利差最大的市場,核心資產的價值將變得更具吸引力。他還表示,“2025 年將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蓄勢待發的一年,建議投資者聚焦核心資產與新興業態,如一線城市以及人口流入活躍的強二線城市的長租公寓項目;受益于政府促消費和產業升級政策的一二線城市區域型購物中心和制造業集群內的高標廠房;資產價格已有較明顯調整、而供需關系即將出現改善拐點的高標物流設施,以及一線城市核心辦公樓機會。”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