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起二手房交易糾紛引發廣泛關注。女子王夕(化名)花費 760 萬元購入一套二手房,入住一年后竟意外發現該房為 “兇宅”。一審法院判決王夕勝訴,支持其退房訴求。
2021 年,王夕看中了杭州城西一套面積 95㎡的二手房,該房擁有優質學區資源,掛牌價 765 萬元。王夕對杭州的居住環境心儀已久,當即決定賣掉老家房產,購置此房。1 月底,王夕與原房東張元(化名)簽訂定金合同,2 月底正式簽訂購房合同,成交價為 759 萬元。張元以孩子讀書方便為由,希望能在該房繼續居住至 2022 年 3 月,王夕表示理解并將此約定寫入合同補充條款。2021 年 3 月完成過戶后,直到 2022 年 3 月,王夕才正式拿到房屋并著手裝修。同年 12 月,王夕與家人搬入新房。
然而,平靜的生活在 2023 年 10 月被打破。王夕的母親在與鄰居閑聊時,鄰居一句 “你們怎么會買這套房子?” 讓一家人深感詫異。經追問,王夕一家得知,2021 年 4 月,即房屋過戶一個月后,張元的孩子在家中自殺,警方也曾介入此事,周邊鄰居對此事有所耳聞。鄰居們以為王夕一家知曉這一情況仍選擇購房,故而有此疑問。
震驚之余,王夕第一時間聯系中介,中介表示對此毫不知情。王夕與張元溝通時,雙方發生爭執,關系鬧得十分不愉快。無奈之下,王夕決定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起訴張元要求退房并返還購房款。
王夕與張元簽訂的房屋轉讓合同補充協議中明確約定:“甲方(張元)承諾,該房屋在其本人持有期間,在房屋本體結構內未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殺、他殺等)。如果甲方在簽署本合同前就前述事項隱瞞真實情況的,甲乙雙方確認:因甲方之欺詐行為,使得乙方(王夕)在違背真實意思的基礎上訂立本合同,乙方有權依法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及相關協議”。
2024 年 12 月,一審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被告張元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向原告王夕交付未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王夕勝訴。但張元不服判決,提起上訴,目前二審尚未宣判。由于購房背負了大量房貸,經濟壓力沉重,王夕和家人只能暫時繼續居住在這套 “兇宅” 中。
浙江合創律師事務所律師翁博甫介紹,在二手房交易中,“兇宅” 糾紛已有大量判例,多數支持退房。一類是合同中對 “非自然死亡” 造成的兇宅有明確約定的,原告可主張交付房屋存在重大瑕疵,導致訂立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有權要求終止履行合同、恢復原狀,即退房并要求賠償稅費、裝修費等經濟損失;另一類是合同條款未明確約定的,若賣家故意隱瞞房屋為 “兇宅” 的事實,違反《民法典》誠信原則,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買方有權請求法院撤銷合同,要求退房、返還購房款并賠償損失。本案中,雖然非正常死亡事件發生在過戶后、交房前,但此前廣東、福建、江蘇等地類似判例均認為,房屋未實際交付給買方,發生過非自然死亡的住宅雖在房屋結構形態上無受損,但已構成合同標的物重大瑕疵,法院通常支持退房訴求。
記者了解到,王夕購買的同類型房源,目前二手房價格已下跌約 150 萬元。中介表示,發生過非自然死亡的 “兇宅” 往往鮮有人問津,即便有買家愿意接手,價格通常也會大幅縮水,甚至腰斬。這起案件不僅給當事人帶來巨大困擾,也為二手房交易市場敲響了警鐘,提醒購房者在交易過程中務必謹慎,仔細核查房屋相關信息,簽訂完善的合同條款,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