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天譽置業(00059.HK)成為2025年首家宣布終止債務重組的房企。2月3日,該公司正式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經過慎重考量后決定終止重組支持協議,意味著其債務重組計劃正式畫上句號。
債務重組夢碎,天譽置業無奈退場
公告指出,盡管過去兩年半公司做出了諸多努力,但始終未能獲得足夠資金支持重組。即便能夠成功籌集資金,由于房地產市場環境持續低迷,天譽置業的業務狀況已大幅惡化,導致無法按照原定計劃實現銷售收益,以履行相關支付義務。因此,公司決定放棄繼續推進重組。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6月,天譽置業曾嘗試延長重組期限至2025年3月31日,以爭取更多時間。但最終,公司選擇提前兩個月宣布終止,顯然已無力回天。
從地產資本玩家到深陷債務泥潭
作為粵系房企代表之一,天譽置業的創始人余斌曾是地產資本市場的重要玩家,與恒大許家印有著頗深淵源。除了天譽置業,他還曾是綠景控股的董事長,該公司是他于2006年從許家印手中接手的。
余斌最初從醫生轉行,順應上世紀90年代的“下海潮”進入房地產行業,曾在廣州國際信托公司擔任房地產開發經理,隨后在1997年創立廣州市天譽房地產開發公司,并于2004年成功借殼上市,打造天譽置業。憑借大灣區資源優勢,公司先后開發了廣州火車東站“天譽花園”、天河北“天譽華庭”等高端項目。
然而,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天譽置業的債務問題逐漸暴露。2021年,公司首次面臨債務違約。2022年8月,債權人向法院申請清盤,公司隨即發布“有關委任聯合臨時清盤人及呈請”的公告,提前拉響危機警報。
債務違約超5億美元,資不抵債
根據企業預警通數據,天譽置業存續債券共10只,其中兩筆中資離岸債已違約,累計金額高達5.39億美元。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205.5億元,總負債236.6億元,已處于資不抵債狀態。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4.49億元,同比下降51.65%,總利潤虧損9億元,凈利潤虧損8.5億元,整體經營持續惡化。
此外,公司賬面現金流極度緊張。截至2024年6月底,天譽置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2614.3萬元,遠無法支持債務償還。
房企債務重組困境:有人堅持,有人放棄
天譽置業的徹底退出,折射出當下房地產行業債務重組的復雜局勢。據統計,目前已有恒大、新力控股、融創中國、大發地產、福晟國際等多家房企被提起清盤呈請,但各家企業的應對策略卻截然不同。
例如,融創中國在完成境內154億元債務重組后,仍在尋找境外債解決方案;碧桂園1月9日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并完成股票復牌;部分房企如正榮、旭輝、融信等仍處于債權人與公司博弈的膠著狀態,債權人頻繁通過社交平臺表達訴求。
而另一邊,恒大仍在面臨混亂的債務清盤程序。2月3日,恒大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天基控股”的清盤呈請被延期至2月17日審理。此外,恒大多項境外資產,包括豪宅、私人飛機、游艇等已被凍結,盡管如此,恒大仍未找到有效的重組方案。
業內人士分析,債務重組仍是大多數出險房企的主要選擇,但成功的前提是具備一定資產可供處置,并愿意進行股權調整、債轉股等方案。而像天譽置業這樣無力推動重組的房企,則只能選擇退出市場,讓位于更具生存能力的企業。
隨著市場調整的持續推進,房地產行業的洗牌仍在加速。未來,還將有更多房企面臨生死抉擇。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