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周期來臨,不少業主態度轉趨強硬,不愿低價沽貨,整體議價空間有所收窄,令到屋苑連續六個月錄「賺多過蝕」。 本報統計顯示,9月份已知成交中,獲利個案錄約254宗,較8月份210宗,按月增加約21%,涉及186個屋苑,較8月份136個,按月增加約37%,賬面獲利金額介乎3萬至1350萬,賬面賺幅0.81%至39.1倍。
寶翠園23年獲利1350萬
9月份已知成交中,賬面獲利金額最多為西半山寶翠園。 屋苑2座中層G室,單位面積約950方呎,3房1套連工人套房間隔,原先以2300萬放售,議價最終獲區內客以1900萬承接,呎價約20000元。 據悉,原業主在2001年斥資約550萬買入單位,持貨23年轉售,賬面大幅獲利1350萬,期內單位升值約2.5倍。
南豐新邨48年升值逾39倍
帳面賺幅方面,最高為鲗魚涌南豐新邨,其中1座低層D室,面積516方呎,3房間隔,單位上月原本叫價735萬放售,8月底調低至580萬,最終獲用家以525萬承接,呎價10174元。 據了解,原業主于1976年5月以13.1萬向發展商一手買入單位,持貨48年轉售,賬面獲利511.9萬,期內單位升值逾39.1倍。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杰表示,二手市場應該有50%至60%業主將單位轉售可獲利,最主要視乎何時置業,若是5年或8年前入市就「一定蝕」,但預計10月份二手成交會保持「賺多蝕少」的情況。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由于9月落實減息,增加業主信心,從而態度轉趨企硬,愿意減價或蝕讓業主隨之減少,普遍更傾向不急于沽貨,等待價錢合適再出售手上物業。 他續指,9月二手可錄約2900宗成交,10月會有所增加,有機會上升約10%,錄約3300至3400宗成交。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