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9 日下午,在重要大會的記者會上,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就社會關注熱點,集中回應了中外記者提問。其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 “老破小” 未來走向的闡述,引發廣泛關注,這一話題與廣大剛需群體利益息息相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會上明確表示,將著力推進三項關鍵工作。其一,全面啟動對 2000 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的更新改造計劃。改造將依據各小區實際情況,精準施策。不僅如此,還鼓勵地方積極探索居民自主參與老舊住宅更新改造的新模式,以此提升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例如,對小區內老化的水電氣管網進行全面升級,合理規劃并增設停車位,增加綠化景觀等,全方位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其二,城中村改造范圍進一步擴大,已覆蓋至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去年新增 100 萬套改造規模的基礎上,今年將繼續加大力度,持續擴大改造規模。城中村改造意義深遠,不僅能極大改善居民居住條件,還能顯著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改造后的城中村有望崛起現代化住宅小區,配套完善商業、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城市均衡發展。
其三,大力推動完整社區建設。重點圍繞 “一老一小” 群體需求,完善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建設政府托育服務設施與兒童活動場地,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的社區,讓居民在 15 分鐘步行范圍內就能滿足日常生活各項需求,增強居民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倪虹部長還透露,自 2019 年中央部署城市更新工作以來,全國城市更新成效斐然。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 28 萬個,直接惠及 1.2 億群眾。新增電梯超 13 萬部,增設停車位達 380 萬個,新建養老托育設施近 8 萬個,新增充電樁 105 萬個,新增文化休閑與體育健身場所面積達 3100 萬平方米,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約 50 萬公里,打造口袋公園 4 萬多個,建設城市綠道 12 萬公里。
針對部分房產大 V 宣稱 2025 年將迎來 “大拆大建” 的觀點,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此說法缺乏依據。2025 年作為 “十四五” 規劃收官之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至關重要。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方向逐漸明晰,整體朝著改善型需求轉變,剛需市場流動性并未受限。通過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房入市等舉措,逐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推動房地產行業邁向健康發展軌道。尤其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加速供應,將為中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住房選擇,同時也將對商品房市場需求結構產生影響,助力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優化,促進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