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日前在官網正式發布《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文。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制作的《規劃》公眾讀本(中英文)同期推出,生動展現2035年的“新”深圳。
原文鏈接:https://www.sz.gov.cn/zfgb/2025/gb1362/content/post_12008582.html
本輪《總體規劃》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的第四版法定總體規劃,也是深圳首部多規合一的總體規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整體謀劃深圳面向2035年中長期發展的空間戰略藍圖,以全球視野、世界眼光高水平規劃建設一流的宜居城市、樞紐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有力支撐。
《總體規劃》分前言和十四個篇章,包括:總則、現狀基礎與風險挑戰、城市性質與目標戰略、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城市空間資源配置、歷史文化保護與魅力國土空間塑造、綜合交通、市政基礎設施與城市安全韌性、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海洋空間與陸海統籌、區域協同發展、分區規劃指引、規劃實施保障。
《總體規劃》明確,深圳市的城市性質為經濟特區、國家創新型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國性經濟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對外開放門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目標與愿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總體規劃》提出,劃定與管控三條控制線,構建“四帶八片多廊”生態空間格局;構建“一核多心網絡化”城市空間格局,促進都市核心區擴容提質,打造12個城市功能中心,培育12個城市功能節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完善產業空間布局,打造“1+7+N”全域創新空間格局;建設鏈接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協同高效的國際航運樞紐,構建輻射全國的國家鐵路樞紐,共建互聯互通的灣區交通網絡;加強深港澳緊密合作,推動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高標準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等。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