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退市潮又來了!
近日,閔系房企冠城大通官宣退出房地產,將徹底回歸制造業。
所謂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準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2023年,多達12家暴雷房企從股市退市,包含陽光城、泰禾等耳熟能詳的千億房企;2024年,地產行業仍在優勝劣汰,華遠地產、美的置業等房企都宣布退出地產業務。
01.
壯士斷腕
冠城大通官宣退出房地產
近日,閔系房企冠城大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指定的關聯公司)。
這也意味著,冠城大通將正式告別地產業務。
據其官網介紹,冠城大通主營業務為電磁線制造與銷售、房地產開發,以及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并涉足金融、健康養生、游艇碼頭運營等領域,其中房地產業務已走過20余年的發展歷史。
退出地產后,冠城大通將把重心回歸制造業,聚焦電磁線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適時通過擴產、并購等各種方式進一步做大做強電磁線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7月10日,冠城大通宣布退市之后,其股票反而漲了!
7月11日,冠城大通股票開盤即漲停,截至收盤上漲9.76%, 收盤價1.8元,成交量18.82萬手,成交額3376.32萬元;7月12日再度漲停,截至收盤上漲2.78%,收盤價1.85元,成交量73.85萬手,成交額1.41億元。
進駐南京15年,仍有項目在售中
作為一家走過20多年風雨的房企,冠城大通在南京也布局有多個項目,主要位于六合、溧水等遠離市中心的板塊。
冠城大通于2009年首進南京,打造了“巨無霸”大盤冠城大通藍郡,共74棟小高層+66棟高層住宅
2017年,冠城大通又打造了藍湖庭項目,共26棟1079戶,如今還有16棟沒賣
2019年,冠城大通打造新中式項目華宸院
冠城大通還聯合中建地產、下關城開,打造了和棠瑞府,項目已于2023年底交付
如今冠城大通官宣退市,未售完的項目去化只怕會更加艱難。
02.
加速出清
多家房企退出地產開發業務
在當下,房企退市已不是新鮮話題。
近期,華遠地產、美的置業、中南建設、格力地產等上市房企紛紛退出了房地產開發業務。
? 華遠地產:將房地產開發業務轉至控股股東華遠集團
4月26日,華遠地產公告稱:擬將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公司控股股東華遠集團,后續將聚焦代建、酒店經營、資產管理與運營、物業管理、城市運營服務等業務。
據天眼查顯示,華遠地產已注銷。
華遠地產成立于1992年,其背后的大股東是北京的華遠集團,2006年,華遠地產正式走出北京、走向全國,在京津冀區域、西部區域、華中區域、華南區域等地相繼投資開發了多個項目。
? 美的置業:房地產業務重組至美的控股
6月23日,美的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將進行股權重組,將全資持有的房開業務產權線從上市公司重組至美的控股,重組采用實物方式分派。
分派完成后,美的控股將全面收購房開業務的剩余股權至100%持股。系列重組完成后,美的控股將持有100%的非上市房開業務產權線和81.13%的上市公司股權。
而重組后的美的置業上市公司將實現股權分設,專注經營性業務,圍繞物管、商管、智能化、裝配式建筑和內裝開展業務,以及承接美的控股所持房開資產的全鏈條開發管理。
? 中南建設:股票被終止上市,并于7月11日摘牌
6月24日,中南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關于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因公司股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深交所決定終止中南股票上市,并于7月11日摘牌。
中南是誕生于南通的房企,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參與過國家體育場(鳥巢)基礎工程、首都機場高速、北京地鐵四號線、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等的建設,在南京打造有中南熙悅等項目。
? 格力地產: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
7月7日晚,格力地產發布公告稱,調整此前發布的重組方案。
公告顯示,經初步籌劃,基于公司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主業轉型的整體戰略考量,調整后的方案為:上市公司擬置出所持有的上海、重慶、三亞等地相關房地產開發業務對應的資產負債及上市公司相關對外債務,并置入珠海免稅集團不低于51%股權,如存在估值差額部分將以現金方式補足。
可以看到,許多上市房企起先主業并不是地產,或者其背后的控股公司不是地產行業,當地產一片火熱時,紛紛加入地產業務,如今行業大洗牌,他們也將漸漸回歸原本的主業。
近年來房企破產、退市屢見不鮮,地產行業大洗牌仍在繼續,未來的地產行業,只有實力強勁的才能占據一席之地。
房企優勝劣汰,對于買房人而言利大于弊,畢竟市場上剩下來的都是更有實力的房企,地產行業此前賺快錢的高周轉模式不行了,房子品質也將升級,購房者買到有問題房子的概率也將變小。
挺過陣痛期,有望迎來一個更健康的房地產市場。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