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恒基兆業地產官網發布訃告,宣布集團創辦人李兆基大紫荊勛賢于當日黃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 97 歲。李兆基作為香港地產界的傳奇人物,其一生見證并深度參與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崛起與變遷,在商業領域和慈善事業上均建樹卓越,其離世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李兆基 1928 年出生于廣東順德,幼年時便在父親開設的銀莊中耳濡目染,積累了商業經驗。1948 年,年僅 20 歲的他懷揣 1000 元闖蕩香港,憑借對貨幣兌換業務的熟悉,投身外匯和黃金買賣,掘得人生第一桶金。上世紀 50 年代初,他順應香港經濟結構變化,轉型涉足五金及進出口貿易,積累了資本與人脈。?
1958 年,李兆基與馮景禧、郭德勝等合股成立永業公司,開啟地產投資之路。1963 年,三人再度攜手組建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在香港經濟的起伏浪潮中,他們抓住時機,低價囤地。經濟復蘇后,新鴻基迅速崛起,開發了眾多地產項目。不過,隨著業務發展,三人在經營理念上出現分歧。1972 年,李兆基辭去新鴻基總經理一職,套現離場,與胡寶星組建永泰建業公司。?
1973 年,李兆基創立恒基兆業有限公司,專注發展地產業務。在香港股市和地產市場的跌宕中,他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果敢的決策力,逆市抄底,收購大量廉價地皮。此后,恒基兆業在他的帶領下不斷壯大,開發了如沙田第一城等多個大型項目。上世紀 80 年代,李兆基將業務拓展至內地,投資建設了北京恒基中心等項目。同時,他還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先后掌控中華煤氣、香港小輪以及美麗華酒店集團的控股權。1981 年,恒基兆業地產公司上市,進一步充實了資金實力。?
除了在地產領域的輝煌成就,李兆基在投資領域也成績斐然。2004 年,他成立 “兆基財經企業公司”,涉足投資行業,大量購入內地中央企業股票,憑借精準的投資眼光,在三年內將 500 億港元資產增值至 1700 億港元,被尊稱為 “亞洲股神”。然而,投資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07 年后,他也遭遇了一系列投資失利,但這并未掩蓋其在商業領域的卓越成就。?
李兆基在商業成功之余,亦積極投身慈善事業。他認為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多年來慷慨捐資支持教育。2008 年,他受聘為清華名譽校董,2011 年,捐資 2 億元在清華大學建設李兆基科技大樓,該大樓成為清華園單體規模最大的科研綜合體,為多學科的前沿探索提供了重要平臺。此外,他還通過設立李兆基獎學金、法律圖書館專項基金等,助力教育發展,資助香港學子赴清華深造,推動法學學科建設。在復旦大學,他同樣貢獻卓越,其教育理念和人生感悟激勵著莘莘學子。2007 年,李兆基因對社會的重大貢獻,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 “大紫荊勛章”。?
李兆基的一生是奮斗與傳奇的一生,從初到香港的青澀青年,成長為縱橫商界的地產大亨,他的經歷激勵著無數創業者。其在商業領域的創新與堅守,在慈善事業上的無私奉獻,都將被銘記。目前,李兆基出殯儀式的具體日期,家族正妥善安排,后續將另行公布。這位商業巨擘雖已離去,但他留下的商業帝國與慈善精神,將繼續影響著香港乃至全球的商業與社會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