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市場 + 保障” 的住房供應體系,乃是構建房地產新模式的關鍵一環。近期,住房城鄉建設部再度部署,著重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與供給力度。
在此之前,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2025 年要以需定購、以需定建,持續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同時大力推進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設。各地紛紛將保障性住房納入住房發展規劃的重點范疇,加速政策落地,全力實現 “居者有其屋” 的目標。
多地明確保障房規劃
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已成為當下眾多城市的重要任務。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共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 172 萬套(間)。步入 2025 年,保障性住房工作持續推進,諸多地區公布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籌措及供應目標,涵蓋保租房、配售型保障房等多個類別。
遼寧省出臺《遼寧省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購力度 進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計劃在 2025 - 2027 年期間,通過收購存量商品房新增 12 萬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今年,遼寧省將新增 4.5 萬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 1 萬套公租房和 3.5 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這一規劃精準匹配全省供需結構,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缺口,有效盤活閑置房產資源。
天津持續完善 “保障 + 市場” 住房供應體系。自 2024 年起,天津市在住房發展方面堅持住房保障體系與房地產市場調控 “兩手抓”。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上,天津市強化公租房兜底服務功能,全面啟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批量收購轉化現房工作穩步推進,已籌集配售型保障房約 7000 套。目前,天津市已基本構建起以公租房、保租房、配售型保障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青島市自 2024 年 1 月起明確重點任務,厘清職責分工,健全保障性住房工作推進機制?!肚鄭u市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實施方案》明確了保障對象與標準,部署了加快建設籌集、規范配售管理等重點工作。此后,陸續出臺的政策文件不斷完善青島市保障性住房配套政策體系。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陸杰榮認為,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市場相互補充,有利于構建 “市場 + 保障” 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業內專家指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既能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又能推動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還能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帶動投資與消費。
金融支持保障房政策落地
2024 年 5 月,央行新設立 3000 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這成為商品房去庫存、籌集保障房的重要資金來源,極大地激發了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各地通過發行專項債,為收購存量商品房提供資金支持。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加速推動存量商品房去庫存,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政策性金融工具與市場化融資手段協同發力,讓金融活水加速流入保障性住房建設領域。
近日,國家開發銀行大連市分行向大連市選定的收購主體發放遼寧省首筆符合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的貸款,首筆到位貸款 1.71 億元,支持其收購 1126 套商品房,用作重點面向青年人才的高品質保障性租賃用房。同時,遼寧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行嚴格封閉管理,制定各地區統一適用的配租配售條件和標準,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組織收購,避免 “一刀切”,以合理價格公開公平收購。
2024 年,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為天津市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津城一期)租賃住房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2.4 億元。2024 年以來,農行天津市分行已為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白名單” 項目提供授信支持近 30 億元。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龔浩表示:“近年來,農業銀行積極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年,農行將繼續為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業內專家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應著眼于構建多層次、多主體、多渠道的房地產融資體系,從源頭上處理好 “人、地、房、錢” 的關系,實現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
更好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供應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供給力度,提升質量品質,以更好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以及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一批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實現安居。針對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多地精準施策,因城制宜。
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解宇介紹,遼寧省此次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主要有 5 類用途,包括用作公租房實物房源、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用作養老服務用房、用作城中村改造安置用房。遼寧省老齡辦主任陳進表示,遼寧各地政府收購符合或經改建后符合相應設施標準的存量商品房,補齊養老服務設施 “空白點”,擴大為老年人服務的設施場地,有利于建成便利老年人生活的養老公寓、養老社區,滿足不同老年人多樣化養老需求。
目前,青島首批集中建設項目正在推進。其中,李滄區京口路項目和市北區開封路項目的保障性住房采用可變戶型設計,購房家庭可自主選擇增加臥室或增大客廳面積。項目房源全部精裝,達到綠色建筑星級標準,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智慧物業、人臉識別等功能,打造便捷安全的智慧社區。項目規劃有鄰里坊、老人兒童活動區等生活服務設施,更好滿足多樣化居住需求。
天津借助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留住和吸引人才。天津市住建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24 年 5 月、6 月,天津市相關部門結合高校畢業季,會同天津市教委開展了 37 次保租房進校園活動,約 2.3 萬名畢業生參加活動,有 1700 余名畢業生租賃了住房,累計減少畢業生租房成本約 337 萬元。”2025 年,天津市河西區龍錦馨園、南開區云川里等一批現房轉化項目將上市銷售,可提供 2900 余套房源,更好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
住有所居,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礎性組成部分。各地積極探索多梯次住房保障格局,能夠更好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