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 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向社會公布《廣州市 2025 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為廣州在新一年的土地資源配置與城市建設錨定了清晰方向,計劃供應總量達 3454 公頃。這份規劃不僅回應了當下城市發展的多元訴求,更展現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擔當作為。?
多區用地規劃差異顯著,南沙獨占鰲頭?
根據供應計劃,廣州 11 個區在供地規模上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南沙區以 779 公頃的供地量拔得頭籌,占全市總量的 23%。番禺區、白云區和花都區緊隨其后,分別獲得 562 公頃、539 公頃和 528 公頃的用地指標,各占 16%、16% 和 15%。相較之下,中心城區如天河、荔灣、海珠和越秀,因土地資源相對稀缺,供地規模相對較小,其中越秀區僅獲 2 公頃供地指標。?
多元用途規劃并行,住宅與產業用地雙保障?
從用地類型來看,此次計劃充分考慮到住宅、商業、工業及公共服務等多方面的需求。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共計 722 公頃,占比 21%。其中,商品住宅用地 515 公頃,占比 15%;非商品住宅用地 207 公頃,占比 6%,且租賃住房用地占比嚴格遵循省級要求,不低于 10%。商服用地供應 250 公頃,占 7%;工礦倉儲用地供應 1313 公頃,占 3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等其他用地共計 1169 公頃,占 34% 。?
聚焦重點區域與產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本次供應計劃特別強調精準配置資源,全力保障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的用地需求。廣州將以《南沙方案》的落地為契機,圍繞 “一帶一軸、三核四極” 的總體布局,推動土地資源向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國際金融城等關鍵區域集中,優化產居用地結構,緩解職住矛盾。?
在產業政策方面,廣州堅持 “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 的戰略,通過構建土地資源動態調配體系,進一步強化制造業用地保障。同時,為適應房地產市場的深刻變化,廣州將全面落實長效調控機制,按照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 的原則,科學調控住宅用地供應,推動房地產市場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這份供應計劃的實施,將為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土地資源支撐,助力廣州打造成為更具影響力的大灣區核心引擎。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