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辣招全面撤銷后,樓市交投量上升,當中有不少是內地買家。
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體私人住宅市場上普通話拼音買家比例首次升至逾2成水平,涉及金額705億元(港元,下同),兩數字皆同破盡紀錄。 其中一個地區的普通話拼音買家比例更高達近60%,已取代九龍站,成為內地客置業熱點。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杰表示,內地客選擇在香港置業的原因是多方面,包括移民定居、投資機會及教育資源等,加上今年2月底宣布全面撤辣,包括內地人在內的非當地買家已毋須再支付最多30%辣稅,置業成本大大降低,吸引非當地客趁低吸納,故此近期普遍話拼音買家涌現。 他亦指,近年租金及租金回報上升,預料將吸引更多內地資金到港。
入市金額達705億
據中原地產及土地注冊處資料顯示,于撤辣前,今年2月一、二手市場合共錄得2,046宗買賣登記,當中已知姓名的普通話拼音買家(其英文姓名全寫為普通話拼音)僅388宗。 不過在撤辣后,該類買家注冊量于3月增至907宗,之后更連續兩個月逾千宗,4月達2,280宗,較撤辣前急升近5倍,創單月歷史新高,惟6月回落至758宗。
至于由2022年底香港推出多項搶人才至今,過去3年多樓市已錄得近1.3萬宗普通話拼音登記個案,占到港人才數量約一成,涉及樓價逾1,500億元。
在內地客積極入市帶動下,今年首6個月累計錄得6,117宗普通話拼音買家買賣登記,較去年同期3,667宗急升近7成,涉及總金額705.4億元,按年升42%,無論成交量及金額均創1995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而目前香港樓市普通話拼音買家比例,升至25%的歷史最高點,總入市金額更占30.9%。 翻查紀錄,1997年樓市高峰期,普通話拼音買家比例只約1至2%。
10個最多內地客入市新盤
對于多年來本港一手市場被指主要由內地客撐起的說法,數據亦顯示,今年上半年流入一手市場的資金高達1,097億元,當中近4成、即434億元的買家屬普通話拼音人士,占比屬史上最高,可見內地買家一直是發展商不可缺少的「財神」。 而今年上半年全港新盤共錄8,974宗買賣登記,普通話拼音買家占3,027宗,當中84%于撤辣后出現。
啟德取代九龍站
今年內地客以入市中小型上車盤為主,上半年由普通話拼音買家購入的一、二手單位,當中3,970宗屬樓價1,000萬元以下,占比65%; 而5,000萬以上豪宅則占106宗。
若按地區分析,今年上半年一手市場注冊量最高的地區,當中以近年不少新盤推售的啟德新區的普通話拼音買家比例冠絕全港,達59%,即904宗成交中,有533宗屬相關人士,以維港1號及HENLEY PARK最多分別,分別180及82宗; 其次是火炭占50.8%,而黃竹坑及何文田則占46.5%及41%。 油塘及將軍澳也有30%及24%。
另外,上半年首10個普通話拼音買家最多的新盤,第一位為長實(113)的黃竹坑站BLUE COAST,錄228宗; 其次是何文田朗賢峯及啟德跑道區維港1號,分別227及180宗。 信置(083)及會德豐等發展的長沙灣維港匯,普通話拼音買家占比更高達72.4%,181宗成交之中,131宗屬該類客,港人比例不足3成。 而新地(016)啟德跑道區豪宅天璽·海,普通話拼音買家占比亦有一半。
市區搶租潮 啟德近半租客為內地專才
通關后專才涌香港,令各區租務情況緊張,啟德租客以學生和新香港人為主,Sammi指,「區內基本上近一半租客都系專才或新香港人,我識得有位客人,佢手上嘅租客全部都系新香港人!」 區內以一房至兩房租盤最受歡迎。
內地專才最愛靚會所新盤
事實上,內地專才的確偏愛啟德,由于香港政府大力發展九龍東為「CBD2」,令該區發展迅速,有齊商場食肆,加上多個休憩空間落成,令專才更加鐘情這種小區式生活。
有資深代理指出,內地專才普遍對設有豪華會所的新盤情有獨鐘,而啟德正正是新盤集中地,不少小紅書港漂網紅亦認為啟德集合高端人才,是高尚住宅區的氛圍,所以偏向租住該區。 同時,近年新盤會所設計融合時尚藝術觸覺,室外更設有綠化園林,不少居住在啟德的港漂網紅都會在會所拍照拍片及放上小紅書,打卡分享香港的美好生活。
小紅書一位網紅曾表示,「我原本對啟德無感,沒有地鐵上蓋要走街邊,啟德走去新樓盤的那段路對我來說太長了,也沒有走廊天橋。」 但看了區內兩個樓盤后,覺得質素相當高,并指「在Henley park想說開發商真大膽,做了一個消毒衣柜,可能喜歡的人會很喜歡吧。 而Monaco Marine廁所設計可以讓女生放特別多的東西。」 有人亦對留言表示認同,「深圳的房價可以住到維港旁,學區又不錯,小區檔次夠,主要又是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