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廣州市政府批復同意,《廣州市 2025 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正式對外發布。依據該計劃,今年廣州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量達 3454 公頃,圍繞產業升級、民生保障、城鄉融合等領域精準施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供地結構清晰,各區布局各有側重
在土地用途的規劃上,廣州 2025 年的供地計劃有著清晰且科學的安排。住宅用地供應 722 公頃,占比 21%,為市民居住需求筑牢根基。商服用地 250 公頃,占 7%,推動商業服務市場的繁榮。工礦倉儲用地達 1313 公頃,占 38%,突出對實體經濟的大力扶持。涵蓋公共管理、交通設施等的其他用地供應 1169 公頃,占 34%,全方位保障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升級。
從空間分布來看,廣州 11 個區的供地各有側重。南沙區以 779 公頃的供地量,占據全市 23% 的份額,發展潛力巨大。番禺區 562 公頃,占 16%;白云區 539 公頃,占 16%;花都區 528 公頃,占 15%,這三大區域也將在城市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黃埔區、增城區、從化區、天河區、荔灣區、海珠區和越秀區也依據自身定位,分得相應規模的土地資源,推動區域特色化發展。
聚焦重點保障,助力產業升級
在資源要素配置方面,廣州精準發力,全力保障重點區域、產業及項目的用地需求。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國際金融城等重點區域,將優先獲得優質地塊供應,推動區域價值持續攀升,促進產居融合。
產業發展上,廣州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大力支持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等新興和未來產業。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中新廣州知識城等園區的工業用地供應將得到充分保障,為產業發展拓展空間。同時,廣深港鐵路客運專線、中山大學腫瘤醫學科學中心(天河院區)等重大民生和基礎設施項目的用地需求也將如期落實,新能源充電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用地也將得到妥善安排。
為了給實體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廣州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重點保障阿達智能裝備總部等項目的用地。通過持續供應小面積工業用地,優化新型產業用地供給,助力企業茁壯成長。
完善住房體系,推動城鄉融合
在房地產領域,廣州加快構建發展新模式,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增加高品質住宅用地供應,引導住宅用地向中心城區、產業平臺和軌道交通沿線集中,打造契合市場需求的 “好房子”。同時,完善 “保障 + 市場” 的住房供應體系,多渠道籌集保障性住房用地,解決市民住房難題。
在城鄉融合方面,廣州深入實施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強化鄉村振興用地保障。支持馬嶺觀花植物園等現代農業項目,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三元里、康樂村等城中村改造,通過 “拆、改、興” 多措并舉,盤活南洋電器廠項目等城市更新土地,釋放城市發展新活力,實現城鄉協同發展。
此次《廣州市 2025 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的出臺,是廣州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在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推動產業升級、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助力廣州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