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日,已有十余家上市房企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普遍虧損。有些房企連續虧損,有的房企則由盈轉虧。
金融街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8.21億元-21.86億元,而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7.29億元。
報告指出,公司房產開發業務隨行就市,采取包括調整銷售價格在內的多種銷售策略,促進項目銷售去化,開發銷售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并隨項目結算出現虧損。另一方面,為了盤活存量資產,金融街還銷售部分城市的寫字樓、酒店項目,并根據銷售價格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同樣虧損超過10億元的還有華僑城A和中交地產。
華僑城A預計2024年上半年凈虧損將縮窄至9億元-12.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為13.0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10.40億元-13.90億元,同比收窄25.21%-0.04%。對于業績變動原因,是公司結轉項目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其他因素包括部分項目利息費用化增加和聯營公司虧損等。
中交地產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10億元,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10.2億元。公司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受公司結轉項目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本期交付項目的毛利率較上年下降較為明顯;隨著竣備的房地產項目增加,公司費用化利息增加,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由盈轉虧的房企,比如萬科,上半年預計凈虧損70億—90億元,同比下降171%—19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為50億—65億元,同比下降157%—175%。萬科方面稱,虧損主要原因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規模和毛利率顯著下降、部分項目計提減值、部分非主業財務投資虧損及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于賬面值。公司已制定業務重整和化解風險的“一攬子方案”,并取得積極進展。
深振業,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億元-3.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基于審慎客觀的原則,公司本期計提相應存貨跌價準備。公司房地產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
城建發展,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1.95億元到約-1.3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公司和參股投資企業于2019年1月1日開始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報告期公司參股投資企業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股價下跌,導致公司投資收益呈現較大負值,影響了公司報告期經營成果。
第三類則為擬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房企,持續虧損。華遠地產預計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將出現虧損,預計虧損額介于3.50億-4.30億之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預計在3.90億-4.70億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相比,華遠地產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華遠地產業績預虧的原因,主要歸結于2024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政策的寬松,盡管市場信心得到一定提振,但公司整體營業收入較上年有所減少。同時,結利項目的毛利水平保持在較低水平,部分項目出現減值跡象,加之項目利息費用化增加,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業績的虧損。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銷售低迷是導致房企利潤下滑甚至虧損的原因之一。5.17一攬子房地產政策的落地,對市場信心有較好的提振作用,短期核心一二線城市活躍度有望持續一段時間,從而對全國市場帶來一定支撐,但市場修復節奏整體仍依賴于居民收入預期的改善,全國新房市場短期或仍處于筑底階段。
今年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整體處于筑底階段。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0834.7億元,同比下降41.6%,降幅較上月繼續收窄3.8個百分比。伴隨各地或加快地方國企收儲未售新房、收購存量土地等政策細化落實,預計隨著供需兩側同時優化,房地產市場加快企穩恢復,房企銷售將有所改善。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