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農歷春節的臨近使得土地市場交易規模出現季節性下滑。然而,在京杭深等地高溢價地塊的強力推動下,土地市場通過 “以質換量”,實現了近三年來的最高溢價率。數據顯示,1 月全國 300 城平均溢價率攀升至 8.7%,較上月大幅增加 4.7 個百分點,創下自 2022 年以來的新高。
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優質地塊成功實現 “開門紅”,多宗高總價、高溢價地塊順利拍出。在重點 30 城的土地交易中,平均溢價率更是高達 15.3%,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盡管市場仍以底價成交為主,占比達 83%,但個別地塊的高熱表現拉高了整體溢價率。其中,溢價率在 20% 以上的地塊占比 8% ,土地市場熱度呈現出 “兩頭高、中間低” 的分布特征。
在對高溢價地塊的分析中發現,小體量地塊更受市場青睞。在全國 300 城的高溢價地塊中,74% 的地塊建筑面積小于 5 萬平方米;重點 30 城中,建面在 5 - 10 萬平方米區間的高溢價地塊占比達 50%。一旦地塊建面超過 20 萬平方米,幾乎很難出現高溢價成交的情況。
通過對一線和二線城市典型高溢價地塊的研究,市場競爭壓力、配套條件和盈利空間成為企業拿地時重點考量的因素。成都成華區和青羊區的地塊因地理位置優越、配套成熟且存量壓力小,分別以 51.1% 和 24.4% 的高溢價率成交;杭州多宗地塊因交通便利、配套完善,投資價值高而拍出高溢價;南京鼓樓區的 NO.2024G96 地塊,憑借位置好、體量小、密度低和盈利空間大等優勢,溢價率達 16.24%。
從拿地房企的角度來看,民企在高溢價地塊的競爭中占據了近四成份額。國央企憑借雄厚實力在全國范圍內圍獵優質地塊,華潤在成都、杭州、北京等地均成功拿地;而民企則更為謹慎,多選擇 “本土作戰”,如成都鴻山集團、杭州濱江和中冠房地產等。
免責聲明:本頁面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信息的無償服務;不聲明或保證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站內所有內容亦不表明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購房者在購房時仍需慎重考慮。購房者參考本站信息,進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與本網站無關,當政府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我們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本頁面所提到房屋面積如無特別標示,均指建筑面積。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復制,抓取等,如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如有異議可投訴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